苏劳社[2007]18号
各相关处室、直属单位:
为切实抓好今年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省政府第84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将全年的目标任务分解成50项具体工作任务。现将50项工作任务中涉及我厅的工作目标任务分解给你们。请各有关处室、单位根据职能分工,协同配合,对目标任务进行具体分解和细化量化,真正做到任务落实、措施落实、责任落实,共同努力把今年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更加富有成效,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以又好又快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二○○七年三月二十三日
对省政府2007年工作目标任务中涉及我厅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
一、目标分解
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左右。 (工资处、就管中心)
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就业处、就管中心)
二、任务分解
(二)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7.继续办好农村新五件实事。省安排补助资金61.7亿元,比上年增加11.2亿元。
(2)教育培训工程。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倾斜。培训农村劳动力240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万人,农民创业培训10万人。(就管中心)
18.坚持就地转移、异地输出和创业并举,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0万人,建设5-10个农民创业辅导示范基地。继续实施“千村万户帮扶”工程,推进经济薄弱村“八有”建设,帮助20%的贫困户实现脱贫。 (就管中心)
(七)把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7.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1)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确保城镇新增就业8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帮助“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万人,确保双失业职工、零就业家庭等困难人员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增长1.5%。(就业处、就管中心)
(2)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研究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省内跨地区转移衔接办法,积极探索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金征缴率达到95%以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长8.5%。逐步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处、社保中心、机关保险中心、农保处)
(3)完善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长8%。 (医保处、医保中心)
(4)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步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处)
38.做好关系民生的十件实事。
(3)全面推进城镇非职工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出台以大病统筹为主、个人缴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指导性意见。(医保处、医保中心)
(4)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障制度,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290万、273万人。(医保处、医保中心)
(八)增加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投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39.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今年省财政预算安排教育支出79.7亿元,增长20.1%。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2)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各县(市、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0%以上。全面启动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建设,新建25个中等职业教育、15个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抓好20万人次农村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入高一级学校学生技能培训。 (培训处、就管中心、鉴定中心)
省政府2007年工作目标任务涉及我厅目标任务分解表
序号 | 工 作 任 务 | 分管领导 | 责 任 处 室 |
一 | 目标分解 |
|
|
5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左右。 | 陈震宁 | 工资处、就管中心 |
7 |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 吴可立 | 就业处、就管中心 |
二 | 任务分解 |
|
|
(二) | 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
|
17 | 继续办好农村新五件实事。省安排补助资金61.7亿元,比上年增加11.2亿元。 |
|
|
(2) | 教育培训工程。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倾斜。培训农村劳动力240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万人,农民创业培训10万人。 | 吴可立 | 就管中心 |
18 | 坚持就地转移、异地输出和创业并举,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0万人,建设5-10个农民创业辅导示范基地。继续实施“千村万户帮扶”工程,推进经济薄弱村“八有”建设,帮助20%的贫困户实现脱贫。 | 吴可立 | 就管中心 |
(七) | 把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
|
|
37 |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
|
|
(1) | 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确保城镇新增就业8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帮助“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万人,确保双失业职工、零就业家庭等困难人员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增长1.5%。 | 吴可立 | 就业处、就管中心 |
(2) |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研究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省内跨地区转移衔接办法,积极探索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金征缴率达到95%以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长8.5%。逐步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陈震宁 陈励阳 | 养老处、社保中心、 机关保险中心、农保处 |
(3) | 完善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长8%。 | 陈励阳 | 医保处、医保中心 |
(4) | 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步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 陈震宁 | 工资处 |
38 | 做好关系民生的十件实事。 |
|
|
(3) | 全面推进城镇非职工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出台以大病统筹为主、个人缴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指导性意见。 | 陈励阳 | 医保处 |
(4) | 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障制度,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290万、273万人。 | 陈励阳 | 医保处、医保中心 |
(八) | 增加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投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
|
|
39 |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今年省财政预算安排教育支出79.7亿元,增长20.1%。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
|
|
(2) |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各县(市、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0%以上。全面启动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建设,新建25个中等职业教育、15个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抓好20万人次农村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入高一级学校学生技能培训。 | 吴可立 | 培训处、鉴定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