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索  引  号
550232674/2020-00527
分       类
政协提案结果
发布机构
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发布日期
2020-06-27
名       称
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689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苏人社复〔2020〕133号
关  键  词
 
内容摘要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68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0-06-27 来源:养老保险处 字体:[        ] 字体:[        ] 点击量:
点击查看原文件:

 曹信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切实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障权利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以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平台就业、家庭就业、网络就业等新就业形态不断出现并且大量存在,吸纳了大批的劳动力就业创业。全省人社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权益。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着力完善就业创业政策。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积极推进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同等享受就业创业服务和扶持政策。大力支持新业态领域就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服务,不断完善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各项补贴政策。对已进行工商登记注册并办理《就业创业证》的网络商户从业人员,同等享受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对未进行工商登记注册,但在网络平台实名注册、稳定经营且信誉良好的网络商户创业者,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其从业人员可认定为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相应的扶持政策。对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从事灵活就业的,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新业态企业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将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进一步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方式,积极探索“互联网+职业培训”,为新业态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提供便利,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承担行业技能培训任务,鼓励新业态企业为从业人员建立技能成长通道,引导新业态从业人员学习技能、提升技能、走技能成才之路。

二是不断健全参保缴费政策。2006年,我省率先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范围扩大到省内城乡各类企业及其职工、个体工商户及雇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从制度层面消除了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制度障碍。今年6月,省政府出台关于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的意见,其中明确我省户籍的灵活就业人员自愿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只要办理了就业登记后,就可以在就业登记地参保缴费,而不受其户籍的限制,同时综合考虑灵活就业和新业态从业人员的经济承受能力、工作性质等实际情况,明确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在省公布的当年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之间选择适当档次的缴费工资基数。积极开展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办法有益尝试,我省南通、太仓、吴江等地试点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主动适应劳动者就业方式转变的新形势,将新业态从业人员作为重点监测群体,力促新业态从业人员主动参保、持续缴费。加大对参保困难群体帮扶,对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起3年内的创业者,企业注销后登记失业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6个月(不含领取失业保险金时间)以上的,可按照纳税总额的50%、最高不超过1万元的标准从就业资金中给予一次性补贴,用于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

三是显著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全力以赴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不断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推动建立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就业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制度,大力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优化社会保险经办服务,针对新业态从业人员就业方式灵活多样以及流动性较高等特点,通过提供一条龙服务、设立个人参保缴费窗口、使用银行卡缴费等措施,为新业态从业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参保缴费经办服务。注重简化优化办事流程,大力推行转移接续信息化,确保参保人员跨地区就业、跨制度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的顺畅转移接续。积极关注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维护问题,持续加强对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用工状况的动态跟踪和调查研究,多次赴网络平台企业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和用工指导,及时了解掌握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情况,及时加强用工指导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制度安排,优化经办服务,确保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各项社会保障权益得到有力维护,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密切关注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新就业形态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用工管理水平。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用工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掌握新就业形态用工需求的新特点,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对策。加大对新就业形态企业的用工指导力度,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劳动规章制度,制定合理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不断改善从业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等状况。

二是持续推进社保参保扩面。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依托全民参保基础数据库,聚焦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通过加强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精准定位未参保单位和未参保人员信息,推动精准扩面。贯彻落实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各项新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引导,鼓励灵活就业人员稳定参保缴费。根据国家层面关于制定出台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的有关部署安排,积极提出我省意见建议并做好相关贯彻实施准备。

三是优化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全面放开有能力在城市稳定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落户限制,着力解决新业态从业人员等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加快建成全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社保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部门、地区、险种之间的信息比对和资源共享机制,提升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为新业态从业人员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社保经办服务。依托国家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平台,实现各险种转移接续业务网上办理,提高业务办理电子化应用率和办结率。

感谢您对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0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