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县动态
夯实基础 稳步拓展
多措并举做优高技能人才队伍
发布日期: 2022-03-03 来源: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字体:[        ] 字体:[        ] 点击量:
点击查看原文件:

近年来,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精神,在市人社局统筹指导下,按照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实施办法及实施细则要求,结合集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需要,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扎实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与认定工作,不断激发技能人才学技术、比业绩、做贡献的积极性。

一、紧扣关键环节,加快组织体系建设

集团党委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把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列入重点工作事项,上下联动系统谋划。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集团和单位两级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工作委员会,集团分管领导任集团认定工作委员会主任,人力资源部、工程技术部等部门以及基层相关单位为成员,统筹研究各项任务安排,确保工作布置落实到位。二是深入需求调研分析。面向全港梳理技能操作岗位人员基本信息,重点分析工种分布、技能等级、从业年限、学历结构等情况,通过广泛调研与宣传,准确掌握技术工人技能提升需求,增强工作实效性与针对性。三是配强工作队伍。抽调集团及基层单位分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领域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组建职业技能等级评价队伍。分工种遴选资质水平过硬、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组织开展考评业务培训,为评价(认定)工作提供人力保障。

二、注重资源开发,全面提升评价质量

作为省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单位,加大工作投入,实现工作进度与评价质量双保证。一是拓宽评价范围。对照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深入分析工种岗位工作内容,在将电动、内燃装卸机械修理工分别归为机修钳工和工程机械维修工的基础上,制定装卸指导员归为物流服务师评价规范建设计划,不断扩展岗位覆盖面。二是完善评价标准。在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悉心指导下,将理保工归为港口理货员,组织精干力量编制港口理货员、装卸搬运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规范并顺利通过备案,有效填补了港口企业评价规范空白。三是强化评价管控。细化组织报名、综合素养评价、技能培训、理论考试、实操考核、综合评价审核与结果备案等7个基本步骤,设计11项工作表格,便于评价工作实施。严格管控评价流程,内部公示确保公开透明,上级主管部门严格督导,真实客观评价人才工作技能和职业水准。

三、聚焦正向激励,不断优化发展机制

坚持岗位晋升与薪酬激励双向发力,有效激发技能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在通道建设方面。一是优化岗位体系,坚持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与技能操作三个序列互联互通、三类人才并行发展机制,促进人岗匹配。二是深化技术职务岗位评聘制度,设置突出级、关键级或重要级三个技术职务岗位,面向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采取两年一评聘、量化评审、动态管理方式,确保有上有下、有进有出。三是制定拔尖创新人才激励工作意见,建立技能拔尖劳务人员转录制度,将高级技师且被聘用作为资格条件之一,以刚性标准体现公平公正;建立特级技师评聘制度,重点突出职业能力考核,坚持择优推荐;建立专家型科创人才退休返聘制度,解决领军人才短缺断层问题,提高人才使用效益。在薪酬激励方面。一是在基本工资确定“有侧重”,岗位工资档级标准的确定,与职业技能等级紧密相关,高级技师可直接对应最高标准(2100元/月)。二是在绩效工资考核“有倾斜”,指导督促单位健全差异化薪酬激励办法,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将工作业绩、工作能力等要素纳入考核体系中,收入分配向业绩好、能力强的一线生产岗位、骨干人才倾斜。三是在特殊津贴发放“有政策”,分类设置技术职务岗位津贴和技术技能津贴,对取得市技术能手等称号并获聘技术职务岗位的高技能人才,技术职务岗位津贴标准上浮30%,最高达2600元/月;增设特级技师技能津贴,标准为460元/月,各等级技能人才的技能津贴标准均相应高于专业技术人才技术津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