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县动态
稳就业,我们在行动!
发布日期: 2022-07-08 来源: 字体:[        ] 字体:[        ] 点击量:
点击查看原文件:

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不断拓展就业岗位

南京打出稳主体保就业“组合拳”


  留住青山才能赢得未来。今年全市新增退税减税降费规模预计在530亿元左右,1—4月已落实225亿元,惠及18.5万户纳税人。

  受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影响,就业形势持续承压。南京全市上下坚持就业优先、积极作为,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坚定不移通过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坚持政企同向发力,千方百计拓展就业岗位空间,以高水平服务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真金白银”直达企业,助力纾困稳岗

  “这笔资金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近日,南京城随艺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戴上激动不已。从缴纳不了社保到企业得以正常运转,该公司在玄武区相关部门与属地街道的靠前服务下解冻人才资金,帮助企业爬坡过坎。

  作为玄武门街道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城随艺动公司受疫情影响面临很大资金压力,最低谷时,一度缴纳不出社保。区相关部门和街道通过上门“问诊”、综合考虑,帮助企业申请解冻人才项目资金50万元,可用于已产生执行费的支出。“有了政府的支持,企业创新的底气也足了!”戴上说,企业有更充足的“韧性”调整业态,转舵再出发。

  市场主体是稳增长稳就业的重要支撑。当前,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相关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多。为此,我市3月底正式出台《“同心抗疫 携企同行”助企纾困二十项举措》,内容包括缓缴减免各类税费、加大税费抵扣力度、减轻企业房租负担等。系列举措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惠企资金直达企业、立即到账,“助企纾困20条”条条都是“真金白银”、款款富含“真情实意”,各项政策正不断助力我市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政策迅速兑现,数据温暖人心——

  提升市民营企业转贷基金服务效能,帮助企业应急转贷。截至目前,当年累计转贷金额达103.95亿元,惠及1869家企业;

  支持小微、三农、科技、文化、战略新兴产业获得融资,在保余额48.4亿元,惠及企业960余家;

  支持批零住餐等服务行业纾困发展的复市复业补贴陆续发放,最低2000元、最高2万元,全力支持相关行业提振信心、恢复发展。

  提升社保帮扶水平,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可缓缴养老、失业和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截至5月12日,共减收失业保险9.06亿元,落实医保降费9.44亿元,办理降低、缓缴公积金601.8万元。

  把握数字经济机遇,提供新型就业岗位

  “南京是推行数字经济较早的城市之一,目前成为全国5个通信枢纽、10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全国互联网8大节点之一、‘宽带中国’首批示范城市……”近日,市人社部门举办“宁聚英才 共赢未来”南京市数字经济企业人社局长直播带岗系列活动,两个半小时吸引了近13万人观看。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数字经济产业对人才的专业需求,主要以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通信为主,STEM专业为企业吸纳数字经济人才时所关注的重点学科,也是目前海外人才的热门学科。直播活动现场,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分别进行了公司、岗位及薪资待遇介绍和线上答疑。

  “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网络研究中心、普适通信研究中心等4个中心都有招聘需求,诚邀网络体系架构、卫星通信、网络空间安全等方向人才。”紫金山实验室招聘官闻然说。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招聘正式员工,还提供大量实习岗位。“近期,我们公司要招聘一批数字化规划师、云网工程师等数字化人才。”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官花婷婷说。

  作为新一代智能工厂的“智造专家”,南京安元科技围绕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国内领先的智慧安全系统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公司董事长王三明介绍,上半年已经完成40余人的招聘引入工作,主要集中在社会招聘和应届生招聘上。在应届生招聘方面,公司与南工大、北科大、中国矿大、常州大学等多所高校有长期产研合作。

  近日,雨花台区举办人才服务活动发布会暨数字人才专场招聘会,百余科技企业拿出众多岗位招揽数字人才;栖霞区启动残疾人数字化就业创业基地,帮助全区残疾人探索一条数字赋能的就业创业之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增加必将为相关专业人才与企业提供广阔发展前景。

  据了解,在此次数字经济企业人社局长直播带岗系列活动中,市人社部门优选153家数字经济企业参与线上招聘会,提供了近万个就业岗位。

  开展“宁聚”十项行动,全面促进就业创业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和增量较往年均创新高,在宁高校毕业生逾27万人。同时受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影响,就业形势持续承压。

  在保市场主体、发展产业增就业岗位的同时,市人社等部门也想方设法全面助力就业创业。

  5月中旬以来,市人社部门陆续组织开展创新产业人才网络互动系列专场招聘会。招聘会创新采用“线上云聘会+单位集中远程面试”形式,招聘单位在招聘现场,求职者在电脑屏幕另一端,双方互动交流,达成初步意向。

  对此,我市加大工作力度,组织相关部门、高校、园区、企业协同发力,近期开展“宁聚”十项行动,包括对接问需、多方筹岗、校招突破、智慧面试、感知体验、校企联接、职业指导、见习实践、助宁创业、暖心服务等举措。

  “空中校企专场”面试、“隔屏面试”“面试直通车”……市人社部门创新多种面试形式,帮助企业和求职大学生开展“见面不接触”求职面试。近日,两辆“面试直通车”开进南京工程学院,熊猫电子、南京水务、奥联电子、长江涂料等11家用人单位带来150个岗位,现场吸引500多名大学生前来应聘。

  在疫情防控形势下,送岗位进校园,对于毕业生来说就是及时雨。

  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数控技术)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刘梦瑶就隔着大巴窗户,与企业面对面交流。“虽然隔着窗户,但面对面心里很踏实,交流也更充分。”刘梦瑶说。

  据了解,市人社局还组织开展了毕业生就业需求调查,多方筹集岗位,对接高校安排“一校一主题”线下招聘活动,精心制作就创业指导小视频向高校毕业生持续推送,组织开展空中校企面试专场等一系列面试活动;同时,采取线上招聘、直播带岗和线下“多频次、小规模”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努力为用人单位招聘和高校毕业生求职搭建供需平台。

  目前,我市相关部门已多渠道筹集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岗位超10万个,全面助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

(来源:《南京日报》)

 




无锡人社:保用工有良策稳就业出实招


 近日,无锡人社出台的“一次性稳岗补助”和“失业补助金”政策引起广泛关注。政策明确,对市区餐饮、零售、住宿、旅游、公路水路运输等受疫情影响较重的行业,今年以来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可按参保人数给予1000元/人的一次性稳岗补助。对因疫情原因失业且不符合领取失业金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将落实失业保险保障阶段性扩围政策,按规定发放失业补助金。


 

服务对象申请认定就业困难人员和享受就业援助服务

今年,无锡市继续实施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政策,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按规定对其上年度实际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给予一定比例返还,大型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照90%返还。得知这个消息,无锡欧尚超市有限公司人事部工作人员非常高兴:“近年来,我们公司连续享受到了稳岗返还政策,减轻了公司的负担,今年继续实施这项政策真的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听说今年还有可能享受一次性稳岗补助,真是额外的惊喜!” 该公司作为物资保供单位,目前310名员工满负荷运作,整体运营良好。

据悉,今年无锡市稳岗返还继续采用“免申即享”模式发放,企业无需申请,通过大数据比对直接将补贴资金精准拨付至符合条件的企业账户。目前,人社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梳理符合条件的单位信息,并协同发改、市场监督、工信、生态环境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力争尽快将补贴资金发放到位。此外,今年无锡继续实施失业保险降率政策,对参保单位和个人继续按照各0.5%的比例征收,一季度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为企业减负6.6亿元。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有含金量的政策,为企业稳岗添助力,让企业轻装上阵。


 

工作人员通过大数据比对精准发放稳岗补贴

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是补齐稳就业短板的重要一环。无锡人社紧紧抓住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难就业这一主要矛盾,精准施策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是兜牢民生底线的重要措施,尤其是疫情以来,多开发一个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多一份保障,43岁的丁女士正是其中受益的一员。作为一名大龄就业困难人员,丁女士需要在家里照顾家人,找工作就更是难上加难,一家人的生活没有着落。去年7月,她经人社部门就业援助,成为惠山区钱桥街道馨禾残疾人之家的一名公益性岗位职工。对于这份工作,她感激地说:“社区一直都知道我们家的情况,也在帮我留意合适的岗位。这份工作来之不易,我会好好珍惜。”

近年来,无锡市人社部门开发了一批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去年无锡市有926名就业困难人员和丁女士一样,在当地人社部门的帮助下,成为公益性岗位上的一员。今年,无锡将持续强化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功能,开发老新村小区保绿、保安、保洁,人口协管、蓝藻打捞等公益性岗位,新安置就业困难人员500人以上。同时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开发一批临时性公益性岗位,主要从事协助开展核酸检测采样秩序维护、重点人员排查、防控物资发放、交通要道值守、环境保洁消杀等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将疫情防控与托底就业结合起来,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有门、求职有路。(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741.19万元!这些补贴,暖心!

 

近年来,徐州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培养出一群创业精英集群推动大学生创业企业向纵深发展。

 

 

 

 

当前

如何为复工复产中的

创业企业“充电蓄能”

如何为创业者

提供助力和帮扶

……

 

跟大徐去探访下

  

 急事急办 能办即办

 助企“有效复工”


 

镜头一:徐州微卡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5月23日,大徐来到位于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的徐州微卡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主营大数据标注与自媒体的企业,2019年末正式入驻大学生创业园。

 “通知可以复工时,园区为我们线上办理了手续,并且集中送审,当天就有30多家企业正式复工。因疫情原因,公司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但政府持续为我们提供的各类补贴没有停,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在此期间,市创业中心也经常走访企业,询问实际困难,积极与我们对接。”总经理刘方圆说,去年一年,公司共创造了1000余万元的产值。今年,该企业预期产值将超过2300万元,增加至少100个就业岗位。

 镜头二:江苏虫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虫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星光,2017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时成立公司,致力于虚拟现实设备配套设施研发。2020年中旬,他将公司搬入了大学生创业园。该公司专注于虚拟现实触觉类品类设备的研发,设计和生产了触觉手套、虚拟现实仿真枪械、震动底板、体感服等产品。

 作为研发公司,江苏虫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2021年年底开始转型,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复工复产期间,同样享受到了许多园区的优惠政策。

 “园区提供了200多平方米的办公空间,房租全免,电费也只需企业负担一小部分,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申请知识产权专利时,园区不仅协助递交材料,还提供50%的费用补贴,大大提升了办理效率,降低了我们的研发成本。园区每年还为企业提供业绩奖励,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发展帮助。”陈星光介绍,他和团队又将目光对准了海外市场,“在多方扶持下,我们争取研发的触觉类产品能早日在海外上市。”

 镜头三:岩石(徐州)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岩石(徐州)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技术密集型的科技型企业,致力于北斗+地理信息技术研发应用,曾参与南方电网电力巡检、巴基斯坦水域治理、港珠澳大桥水文采集等项目。

 入驻园区两年多时间,营业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综合实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曾被省人社厅评选为省、市级优秀创业项目,并在省人社厅、省科技厅举办的创业大赛中获奖。

 “公司从刚开始的三个工位,到现在的几百平方米,全部依靠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贴心的帮助。”总经理李宁说,本轮疫情发生后,该公司遇到了人员流通、资金周转等困难。

 市大学生创业园得知情况后,及时帮助企业寻找相关行业专家,并为企业详细解读贷款政策,提供一对一指导,为企业拓宽了经营思路,帮助企业重新“起航”。

 

 

 

  加大力度 提升速度

 当好“贴心管家”


  创业孵化机构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设施”,创业企业是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火种”。

 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由市政府投资建设,园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有170个独立办公区域。主要采用孵化器服务模式,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服务。

 

 

连日来,创业工作指导中心全力为企业疏通“经络”,帮扶创业企业健康有序复工复产。

 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创业企业的影响,保证创业补贴应补尽补,市创业工作指导中心积极推进落实《关于全面鼓励全力支持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聚焦大学生等重点创业群体,开展各项创业补贴受理工作。第一时间延长大学生创业补贴的申报时间,确保大学生创业补贴应补尽补。

 今年以来,共受理发放创业补贴741.19万元,其中——

 大学生创业社保补贴、税收贡献奖补、法人租房补贴、业绩奖励等各项大学生创业补贴共362笔、613.56万元,补贴笔数同比增长35.58%,补贴金额同比增长73.74%。

 该中心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创业稳定就业作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加大和银行、财政部门的沟通协作,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的个体工商户纳入重点支持群体。

 截至4月底,共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12.26亿元、贴息2641.58万元。此外,会同多部门加强监管,确保贷款发放合规和贷后监管到位。

 同时,深入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摸清企业现状,掌握企业需求。通过微信群、微信小程序、短信群发等形式第一时间解答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的困难问题,为园区创业导师第一时间积极对接帮扶企业,帮助分析研判、出谋划策,对企业复工管理、疫情防控、资源整合及未来规划等多方面开展针对性指导。

 开展园区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利用线上平台开展复工复产企业专场网络招聘会,解决企业用工需求的突出矛盾。

 

 为引导全市创业孵化基地与小微企业共克时艰,市创业中心实行孵化基地动态管理,执行严格的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进退出机制,鼓励、扶持孵化成功率高、带动就业人数多、社会效益好的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 

市本级入选的优秀、良好基地,市财政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并择优推荐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认定后将获得60万元资金奖励;

 对于经营状况不好、孵化成功率低于60%的按程序取消命名和授牌。

 目前——

 我市正常运营的71家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入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1174户,吸纳带动就业92124人。

 

创业更加安心

发展更有信心

让大学生创业企业走稳走远



(来源:“徐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江苏常州:求职招聘 云端洽谈 触屏可及


“直播间的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到了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江苏)有限公司探企直播啦!”2022年5月20日上午11:00,“常州人才招聘”官方抖音号准时直播,这是创建以来举办的第12场直播带岗活动,开播不到5分钟,在线观看人数就突破了3800人次,评论区求职者的咨询络绎不绝。等到直播结束,在线观看人数创新高,已突破了3万人次。

受疫情影响,线下现场招聘活动充满不确定性,今年年初,常州市人社部门专门创建了“常州人才招聘”官方抖音账号,致力于打造线上政策宣传、重点企业招聘需求对接、个人求职指导全方位的线上平台,帮助用人单位与求职人员通过网络实现“云端洽谈”。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和疫情冲击,常州市人社局始终保持最高站位,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部署要求,坚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以新的思路、活的机制、实的手段,全力保障就业局势总体平稳。

制作招聘视频,“陈列式”推介岗位

点开“常州人才招聘”抖音账号主页面,就像进入了商品橱窗,有各种企业招聘宣传短视频,有分行业分工种的岗位集锦,还有一些面试求职小技巧,只要是有就业意愿的求职者在账号内“驻足”,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为了让求职者享受放心、安心的服务,人社部门建立了“企业申请——区级推荐——市级审核”的工作机制,确保企业提供的岗位真实有效、企业用人规范合法。由人社部门直接搭建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桥梁,减少中间环节,更是杜绝了中介的干扰。同时,根据个人使用新媒体的习惯和心理,制作团队精心编辑,以20-30秒的时间呈现企业特点、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让求职者快速了解企业和岗位需求。截至目前,“常州人才招聘”抖音号共为137家企业发布招聘宣传视频,浏览量达132.2万人次。

开展探企直播,“沉浸式”体验求职

“太感谢你们了,直播结束后我们收到了60份简历。”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在抖音“探企直播”后第四天给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发来感谢短信。“探企直播”是常州人社部门在“直播带岗”形式上的创新和升级,它区别于普通的直播带岗招聘,让求职人员通过手机,“沉浸式”地“云参观”企业。跟随着主播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脚步,逐一参观生产车间、员工食堂宿舍等,全面了解工作环境,并一一介绍岗位信息和福利待遇,求职者有任何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提问,主播在线一一作答。

看上去水到渠成的直播,背后有着诸多精心的准备。为确保直播招聘取得实效,常州市人社局组建了近20人的专业团队全程参与策划运营。在幕后,工作团队邀约辖区内优质企业,统筹招聘岗位信息,根据企业性质和主要招聘对象的特点,为企业量身定制有针对性的直播方案;在台前,主播除了掌控节奏、活跃气氛外,还要对求职者的即时提问给予积极回应,为求职者规划职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提供跟踪服务,“红娘式”精准对接

由于没有任何技能,今年37岁的赵慧娜之前一直在肯德基打零工,近期通过加入“常州人才招聘”的交流群,经工作人员推荐顺利入职常州华利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她对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都特别满意,对未来发展也充满信心。

一手牵起用人单位,一手牵起求职者。规范的后台管理与顺畅的沟通服务是保证企业与求职者能实现直接对接的重要一步。从面对面到屏对屏,该有的服务不仅一点没少,还升了级,加了码。常州人社抖音工作团队,一方面选派专人第一时间回复账号后台私信,发布企业官方招聘信息;另一方面在招聘群内积极沟通,不厌其烦地为求职者推荐合适的企业和岗位,促进提高招聘求职成功率。

常州人社部门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手段受众广、速度快、交互性、网络化的优势,将一家家企业的招聘需求与一份份求职简历进行匹配,“一对一”式岗位搭桥服务为企业和求职者托起稳稳的幸福。目前已进行的18场直播带岗活动,提供了1.1万个岗位,场均观看人次达到了近2万,吸引了近千余名求职者前来“投石问路”,也引来了更多企业“主动求播”。下一步,常州市将用更新更实的直播带岗举措,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更加专业化、精细化、不打烊的就业服务,将稳就业促发展的画卷描绘得更加美丽。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稳就业促复产 落实人社用工服务新机制01|建立健全“1+4+N”工作机制!苏州人社成立专班“抗疫情 稳就业”


PART 1.
快速响应,成立专班建立机制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疫情防控和服务企业用工、促进复工复产并重,全面落实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办公室4月25日下发的《关于在当前严格疫情防控条件下优化用工服务的通知》有关要求,4月26日,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快速响应,决定成立市、县市(区)两级“苏州人社抗疫情、稳就业企业用工服务复工复产工作专班”(以下简称“人社抗疫复工复产专班”)。

 

 

 

市级人社抗疫复工复产专班由分管领导,市局就业处、市就管中心、人才中心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组成,于4月26日第一时间召开专班工作会议,全面深入梳理疫情以来各条口、板块抗击疫情、服务企业用工、帮扶重点群体好的做法和需要重点关注解决的困难,明确市级人社抗疫复工复产专班下设企业需求调查、人力资源供给、线上招聘服务和重点群体帮扶四个专项工作组,形成“1+4”专班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全市企业用工服务工作;各地根据实际,形成“1+4+N”专班工作机制,具体做好当地企业用工服务工作。

 4月27日,市级人社抗疫复工复产专班发布《苏州市人社 抗疫情 稳就业企业用工服务复工复产专班工作指引》,明确“七体现一防范”总体工作要求,明确专项工作组各自“工作职责”。同日,各地成立当地人社抗疫复工复产专班,并明确“1+4+N”专班工作机制。4月28日,市级人社抗疫复工复产专班明确专班工作期间“工作推进情况日报告制度”,明确每日数据、情况、分析等的报送内容和要求等。同日,市、县市(区)两级人社部门建立起上下联通、区域联动的专项工作群,做到工作有序推进、动态共享。

 

 

 

PART 2.
各司其职,工作组分工协作

        

  01企业需求调查

充分发挥基层“人社服务专员”作用,公布人社服务联系电话、开通热线电话、提供“云端”互联服务、组建企业用工服务联络群;在核酸检测点、村头楼间张贴二维码,提供就业服务“码上帮扶”、“码上办”;主动联系走访企业,对接重点企业、建立需求清单。张家港人社部门已收集全市377家企业4996人用工需求,已收集91家企业2138人用工需求。姑苏区人社部门、虎丘街道在“区街联动”走访过程中得知某供应链管理公司急需扩充司机、搬运工等保供人员,临时搭建起招聘场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为该公司顺利招聘到了一批员工,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题,也为全市绿色配送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

02人力资源供给

吴江保障企业用工人力服务联盟成员单位普联集团在了解到某生鲜电商平台面临人力缺口的情况后,一方面通过餐饮业进行用工调剂,另一方面利用自身线上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匹配符合条件的求职人员,在短时间内帮助解决用工134人。吴中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单位世友集团在线上招聘备案期间,分6次为区内重点企业赫比通讯输送员工172人,有效缓解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企业用工难题。昆山坚持“云端”引才不掉线,加强基地协作,主动对接“20+20”人力资源合作基地,排摸基地人力资源储备,提前谋划疫情后赴外劳务协作交流。

03线上招聘服务

市人才中心延期举办原定于4月底结束的“苏州市2022年春季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大会”,目前有359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7955个。同时将原定上半年赴江苏、河南、安徽等地高校开展的校园引才计划调整为线上方式举办,三条线路已于近期陆续启动,共有430家单位报名参会,提供岗位15916个。高新区开展了“校园空中双选会”“直播引才季”等6项54场次的线上招聘、对接活动,共有350家企业参加招聘活动,共发布岗位12777个,收集简历7721份。太仓举办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分行业专场直播带岗活动,举办13场定点高校视频招聘会,吸引太仓市254家重点企业参与,提供1048个需求岗位,实时接收简历7188份,在线面试1853人,意向录用743人。

04重点群体帮扶

常熟人社部门通过救助管理站了解到2名“两无人员”就业意愿后,连续推荐7家企业,最终入职苏州华兴欧立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截至目前,通过就业援助服务热线已对372人进行了空中援助,其中29人成功走上就业岗位。昆山统一向9万余名企业员工发送宣传动员短消息,发动员工与企业守望相助。相城把就业政策“送上门”,将海报及宣传单张贴在村、社区门口,已发放宣传品5000余份。

 

 

 

PART 3.
暖心服务,专班工作成效初显

01精准服务企业,“一企一策”

 1

苏州星恒电源有限公司受疫情影响,今年员工招聘受阻,产能提升有限,订单存在一定积压。星恒电源向高新区人社部门表示想从滁州厂区调剂250名员工支援苏州厂区生产,当地人社部门、经管部门全力支持,为该司制定专项工作预案,细化员工来苏全流程管控措施,专门安排区人管中心主任刘军在绕城高速通安收费站迎候。4月29日首批41名来自安徽滁州的员工顺利抵达通安收费站查验点,查验点工作人员以最快速度完成疫情防控查验后落实人员闭环管理,大巴车由企业接引开向科技城某隔离酒店。这些员工在完成苏州市外低风险地区人员“3+11”健康管理后将立即投入苏州厂区的生产。星恒电源现场负责人表示,人社等部门短短几天时间就帮助企业完成了跨地区员工调动,有效地缓解了企业近期用工难题,为苏州高新区优质营商环境点赞!


  


2

“这样不仅可以保障我们的人员稳定,分担用工成本,也可以帮助合作酒店解决用工缺口,减轻运营负担,又能增加员工收入。”姑苏区某饭店人事经理李女士点赞了“共享用工”模式。据悉,该饭店自3月份起暂停营业。停业期间,饭店保留了与员工的劳动关系,但只能按最低工资标准发放生活费。考虑到员工的收入问题,在征得员工同意后,该饭店通过“共享用工”将部分员工安排到某酒店工作,并由某酒店为其发放工资等福利待遇。目前,区人社局已指导部分企业在关联公司间通过内部调剂兼岗、转岗、借调等方式,安置“共享用工”42人。


 


02帮扶重点群体,“码”上行动

1

4月27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人社局在例行对“码”上帮扶平台登记人员信息进行电话排摸调查时发现,有一位从甘肃自驾来昆务工的李师傅因疫情突然来袭,工作和食宿顿失着落,只能滞留在自驾车内,生活多有不便,急需就业机会解除困境,开发区人社局核实情况后立即启动就业帮扶联合工作机制,会同综合执法局找到当事人李师傅,将其护送至疫情防控指定的庇护所安顿休息;同时,根据其本人意愿和驾驶特长,为其安排临时性巡路岗位工作,让李师傅解了燃眉之急。安顿下来后,李师傅不无感慨地表示,独自一人在他乡遭遇疫情,曾经一度被不安和绝望包围,现在却深深觉得,这次不远万里来到昆山真是来对了,疫情过后我还要继续留在昆山,为城市复工复产贡献力量,回报昆山人民的深情厚谊。

 像李师傅这样的外地务工受助人员绝非个例,截至目前,昆山开发区累计张贴专项行动宣传海报500份、登记就业需求信息687条,完成就业帮扶和政策咨询501人,其中推荐为防疫辅助人员103人,其余人待复工复产将按需求推荐就业,努力将救助对象留在昆山,转变为复工复产生力军。

 


2

家住吴江区平望镇的朱师傅曾经在黎里经营翔殷通讯商行,主营销售手机,由于行业内竞争激烈,外加疫情影响,生意一直不能走上正轨,最终通讯商行停业关闭。4月21日,平望镇进行全区域核酸检测,朱师傅到学才社区点位上做核酸检测,一张帮扶就业的宣传海报映入眼帘,抱着试试看态度,当即拿出手机进行扫码填写了个人信息。

 平望镇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后台反馈信息,22日与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走访,当面向他介绍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创业政策以及就业形势,他表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什么技能,岁数又大了,只想找一份简单、收入一般的工作。经过工作人员的认真分析和指导,朱师傅成为一名防疫工作中的信息排查员,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力量。临走时工作人员告诉朱师傅,等我们战胜疫情后,你的工作我们还会来进行帮扶。截至目前,平望镇已有6名就业困难人员通过防疫临时性公益岗位得到就业安置。

 

     (来源:“苏州人社发布”微信公众号)




全市人社系统协同发力:助企纾困保用工,创新机制添动能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牵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发展,牢牢守住就业基本盘至关重要。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式,南通市人社系统坚持把“稳就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围绕强化政策引领、稳定市场主体、保障重点群体、促进供需匹配、推动人才招引等方面持续抓好2022年稳就业工作。

南通市人社局:援企复工出实招、解难题、办实事

一是助企纾困降负担

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1-5月,为8.4万家企业减轻失业保险缴费负担约3.9亿元,预计全年为企业减负约10亿元。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将中小微企业和以单位形式参保个体工商户的返还比例从最高60%提至90%;采取“免申即享”服务模式,返还资金1.42亿元,惠及2.1万家单位40万余人。实施困难企业缓缴社保费政策,目前76家企业缓缴养老、失业和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2094.22万元。加大企业信贷扶持,为29家企业发放“苏岗贷”1.28亿元,计划安排三年20亿元信贷资金,重点向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倾斜。

二是多管齐下助复工

构建“线上+线下”联动发力、“本地+外地”双向挖掘的引才留工格局,畅通供需渠道,搭建交流平台,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制定“一企一策”招聘引进方案。设立企业服务专员,联动开展“就在南通”就业促进行动、“才来江海”青年人才集聚行动、“百校千企万岗”引才计划、“职引未来”职业技能人才引育行动等系列活动。成功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784场,服务各类用工单位8582家,采集就业岗位29.21万个次,服务求职人员14.01万人次。

三是创新引才添动能

紧扣服务全市重要板块、重大产业、重点项目以及民营企业工作方向,强化人力资源保障。通联35家南通人才高校工作站,在206家国内重点引才合作院校就业官网开设南通专区,实现“一键更新、多点跟进、百万高校学子在线可视”,覆盖面全省领先。自主开发高校毕业生生源查询系统,建立“1+N”人才在线招聘体系,为企业提供24小时免费在线招聘服务。构建本科生综合补贴应享尽享快享机制,市区发放本科生综合补贴6批次3.38万人次2.3亿元。

各县(市、区)典型经验做法:

崇川区人社局问诊企业需求,挂心困难群体。创新打造“聘无忧”企业招聘专家门诊,邀请优秀人力资源顾问和专家“轮班坐诊”,为企业招聘用人“望闻问切”。新开发包括市政管理、群团工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在内的14类103个基层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对全区3426名就业困难人员进行跟踪回访,与270名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就业援助协议,提供“一对一”帮扶并全部实现就业;帮扶566人成功创业。

通州区人社局关注企业需求,针对性开展招聘活动。注重以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为主的“一主一新一智”产业人才需求,在前期走访调研重点企业的基础上,于5月12日至6月30日举办“才聚江海•智汇通州”人才招聘空中双选会暨服务重大项目沉浸式云聘活动。截至目前,吸引52家民营企业参与,招聘人数达2692人,投递简历765份,点击量达11350次。

海门区人社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升创业信心。组织12场高质量服务企业发展座谈会活动,面向189家企业进行惠企政策、工资支付、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六大类政策宣讲,现场释疑解惑。5月27日,举办第二届“海创杯”创新创业大赛,机器人海上风机叶片螺栓自动拧紧项目等6个项目获得一、二、三等奖,分别给10000元、5000元、3000元的奖励,提振各类创业者信心,为创业者提供展示舞台。

开发区人社局加强与高校的互联互通,积极推进复工复产。主动对接南通大学、江苏工院、江苏航院、南通科院、南通职大等在通高(职)校,积极沟通学生实习、参加春季校招和大学生就业帮扶网招活动。组织15家重点企业,赴武汉开展“能达杯”人才科创路演暨招才引智活动,发布300个优质岗位,与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毕业生深入交流。正式启动“助企复工复产服务月”大型网络综合招聘活动。

海安市人社局推出五个“一”举措。建立一项工作机制。完善三级用工服务专员工作机制,为用工需求多、困难大的企业,提供定期走访、宣讲政策等精准服务。完善一套招聘平台。依托人力资源市场、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平台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51场,提供招聘岗位15328个。对接一批劳务基地。与陕西略阳、广西东兰等地建立稳定高效劳务合作模式,招引略阳职工92名。举办一系列专项活动。举办“春风行动”、产业链龙头企业岗位推介等系列活动,招引各类人才6833人。落实一组惠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招用超龄人员并办理从业伤害保险的,给予企业实缴保费40%-50%的补助。对初次就业并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满6个月的,给予招聘补贴1000元/人。

如皋市人社局采用“互联网+”新模式,深入推进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窗办”。疫情期间利用网络视频会议与六盘水钟山区就业局进行劳务对接,签定《区域间劳务协作协议》。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核实用人单位享受政策条件,让企业“免申报、零跑腿”即享受政策红利。截至五月底,首批符合条件的7890家企业稳岗返还3844余万元已通过“免申即享”经办模式全部发放到位。

如东县人社局另辟蹊径,积极开展服务优势产业链企业及县50强企业用工专项行动,拓宽企业用工渠道,强化招工用工公共服务,搭建用工供需对接“高速路”,助推企业稳定发展。目前,已通过电话沟通、微信建群、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初步调研,后期将持续跟进,更好服务全县企业。已举办线上和线下招聘会67场,提供岗位30676个。

启东市人社局推行“千人千企”挂钩企业助力复产。通过“供需精准对接常态化”服务机制,为企业招才引智、劳动保障、员工培训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政策指导。人社局领导班子带头走访当地企业,收集问题5个,现场解决4个问题,移交其他部门协调解决1个。疫情期间,不间断开展线上网络招聘会和直播荐岗活动,采集发布岗位信息20834个,达成就业意向5010人。

(来源:“南通人社”微信公众号)




连云港人社:实施四大专项行动助力稳岗促就业


自今年3月份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人社局克服因疫情所带来的困难,快速落实稳岗返还、降费率、培训补贴、社保补贴等相关政策,加强企业招聘服务,推进岗位技能培训,全力帮助企业稳定岗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实施惠企稳岗护航行动

 连云港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 程晓红

连云港市人社局制订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缓缴社保费、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4条支持政策,纳入市“连政50条”,向全市企业公开发布。其中,上年度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备付期限在1年以上的统筹地区,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大型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2022年度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去年的60%最高提至90%。同时,积极畅通江苏智慧人社、“创e通”等线上申领渠道,帮助企业便捷享受政策。

“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采取免申即享模式,我们将通过后台数据比对的方式,直接向符合条件的参保单位精准发放稳岗返还补贴。”连云港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处处长胡学锋介绍。

今年以来,连云港市共减征失业保险费0.87亿元,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1.18亿元,助力企业纾困发展。

实施服务招聘用工行动


 连云港市复工复产稳岗惠企直播招聘会

该局延续实施人社专员联系服务企业制度,迅速开展缺工企业摸排,精准掌握企业缺工情况、引才需求,摸清招工用人计划,切实解决企业缺工问题、引才问题。

“多亏了人社服务专员,帮我们排忧解难。”旺山旺水(连云港)公司负责人介绍,通过人社服务专员牵线搭桥,他们先后参加线上线下3场春风行动招聘会,储备200多名用工对象。

依托江苏智慧就业云平台,“连人才”“云智聘”等微信公众号,91job智慧就业、智联招聘等各类平台,为全市各类用工单位,特别是重点产业企业提供线上招聘服务。

在4月8日举行的复工复产稳岗惠企直播招聘会上,有20余家企业提供4614个岗位,收到投递简历2244份,获得7.4万余人在线浏览量。

“近期我们将开展线上招聘会100场左右。加大直播招聘服务力度,举办民营企业招聘月、重点产业专场招聘会等特色专场直播活动10期。”连云港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主任陈新泉介绍。

实施技能提升培训行动


 “春风行动”企业调研走访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政策。小微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和培训补贴。依托“中国职业培训在线”等人社部公布的职业技能培训线上平台,为企业复工复产做好技能人才储备。

“我们鼓励企业采取“互联网+”线上培训模式,对企业新招用人员,开展职工岗前技能培训。对员工入职12个月内,培训时间不少于20课时,经考试合格取得培训合格证的人员,按规定给予岗前技能培训补贴。”连云港市劳动就业管理处主任宋盛平介绍。

徐梦是个19月大孩子的妈妈,因家中经济困难,经朋友推荐到连云港市海州区“好苏嫂”家政服务培训班,学习育婴员技能。“我不仅学到了技能,领取到了培训补贴,还找到了工作,现在我家里条件越来越好了。”徐梦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截至目前,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69人,其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51人,发放职业培训补贴26.5万元。

实施困难群体保障行动


 “改善企业运营”创业培训推介会

连云港市人社局积极与市财政、银行、软件公司等单位沟通联系,统筹调配工作人员力量,强力落实失业保险待遇、拨付价格补贴、发放社保补贴、代缴医保费等举措。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为市区5105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714万元、价格补贴51万元;为市区3086名失业人员代缴医保费118万元;为市区2.3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2444万元,充分保障了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连云港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邵晓峰介绍。

此外,连云港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在疫情期间服务“不打烊”,积极落实社保代缴政策。与市民政、残联和扶贫办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根据困难群体认定部门提供的名单,精准掌握和更新返贫致贫、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重度残疾人的相关信息,将符合参保条件的困难群体悉数纳入参保并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创新创业正当时 点亮新时代“长征路”



2018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富民增收十八条意见,我市14个部门联合实施“创富淮安”三年行动计划,以“万企送岗就业”“万凤还巢创业”“万人创新创富”“万匠培育强基”四大工程为抓手,努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创业活力、创富能力。

三年来,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42亿元、兑现各类创业补贴4637万元、扶持城乡创业5.17万人、创业带动就业17.24万人次。“大众创业”深刻地改变了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里的560万淮安人民。

 

现场直击:

杨帮和谢盼,2012年开始实习时,二人的关系从同学、好友转变为合伙人——从大三开始,志趣相投的二人便筹划着回家乡创业,毕业后,二人在淮安加盟了一家家政公司,开始了创业之路。

创业之路的初始总是充满辛苦。家人朋友的不支持,社会观念的不理解,与加盟企业的经营理念冲突,让杨帮和谢盼两人感觉“创业难,难于上青天。”好在他俩互相加油鼓劲,一起跑市场,找订单,咬牙坚持了下来。

命运一定会垂青努力的人。没过多久,好运来临了。2013年,政府推出一系列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扶持家政服务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举措,人社部门、总工会、妇联等部门面向下岗失业人员推出了免费的家政技能培训。机不可失!杨帮和谢盼立刻抓住时机,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积极动员下岗待业的家庭主妇参加政府举行的免费培训。他们与经过培训的家政服务员签约,逐渐把家政服务员的队伍发展壮大起来。这时候,二人开始思考打破传统的中介经营模式,帮家政服务员们揽活,却免收中介费、培训费、就业费。

2014年,市创业指导中心开始遴选和培育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上门摸查和“一对一”的精心指导,他们的项目被推荐并成功获批“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不仅获得了荣誉,还拿到了政府发放的10万元项目补助资金。“拿到了第一笔政府帮扶资金,那可真是雪中送炭!”杨帮激动不已。在市、区人社部门的跟踪指导和扶助下,二人随即着手建立“亿邦淮安”网上下单平台,通过网络营销,业务蒸蒸日上。2015年,“亿邦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目前已经实现年300万元的营业额,先后带动20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感谢人社部门助我们实现了创业梦。”创业路上一路走来,市人社从几千元的初始创业补贴、租金补贴,到几十万元的项目补贴、创业贷款,从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到专业化的职业培训,“只要我们有问题和困难,随时可以找人社部门咨询。”亿邦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目前已拥有员工220余人,所有员工必须经过培训后上岗,上岗前缴纳意外险及责任险;客户试用三天内无条件调换,确保客户省心、安心、放心。亿邦家政团队,不仅要学习礼仪、文化、烹饪、医疗保健,还学习驾驶、财务甚至婚姻和心理咨询,真正做到了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

奋斗事业的过程中,二人也不忘回馈社会。先后成立了“淮安亿邦志愿者服务社”和“亿邦残疾人之家”,着眼于解决本地低保户、失独家庭、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以志愿服务的方式为这些老、残、孤、困提供照顾,与近20户特殊家庭建立了“一对一”帮扶和免费服务,截至目前已实现服务老人、残疾人8000人次。

  幸福链接:

 大众创业,深入人心,正成为激发民智民力、促进经济行稳致远的活力之源。

政策扶持,服务升级,基地支撑,培训引领……近年来,淮安市人社部门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大众创业,不断拓宽创业渠道,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激活了新动能、注入了新活力。全市大学生、农民工、科技人员、村干部等创新创业“主力军”队伍持续壮大。新一轮就业补助资金提高补贴,有力激活创新创业“一池春水”。“创响江苏”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淮安创业标兵、创业项目双双入围全省十佳,展现了“创富淮安”亮丽名片。

激活富民内生动力。全市陆续出台《市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淮安市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等,为城乡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开业指导、项目推介、跟踪服务等一揽子扶持措施,给予“真银白银”支持。研究出台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大对青年群体“双创”的支持力度,真正让大学生创业者感受到“吾心安处是淮安”。

厚植土壤培育成果。持续优化城乡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创业奖补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兑现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场地租金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项目补贴等一揽子扶持措施。升级“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将我市行政区域内的全体城乡创业者纳入扶持范围,个人和企业贷款额度分别提高到50万元、300万元,贷款发放金额每年增长20%以上。连续9年开展“创富商学院—创业大讲堂”系列活动,“创业走进直播间”、《淮海晚报》“创富周刊”等一批精品栏目成为创业者的“加油站”。每年开展优秀创业项目遴选,获评“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189个,争取省补资金1836万元,项目3年生存率达到70%。定期举办城乡创新创业大赛,全市10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级创业评比中获奖。

贴身扶持精准孵化。我市将创业载体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印发《关于开展市级创业示范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淮安市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制定创业基地认定、考核和奖补办法,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创业载体,并为入驻孵化企业提供培训、贷款、补贴、指导等政策扶持和创业服务。截至2020年,全市已累计认定备案省市级创业孵化基地87个、吸引入驻企业9708户、带动就业7.84万人、争取落实补助资金3144万元。

 春风送雨授人以渔。实施“校企村”培训工程、开发“定制化”培训套餐、拓展“学府型”培训阵地、完善“嵌入式”培训管理,每年完成创业培训20000人次以上。全市将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家庭子女、应届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登记失业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登记失业的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纳入免费培训范围。实施培训“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行动,在驻淮高校设立“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指导站”,将“普惠性”创业教育送进高校课堂、车间工厂、田间地头,累计培训7.82万人次。

 记者手记: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源。引导和扶持广大劳动者踊跃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既是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抓实抓好“六稳”“六保”工作的切题之举。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就业创业工作摆上“头版头条”位置,从战略高度部署推进。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活全民创业细胞、释放淮商崛起动能,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良环境,全市民营经济活跃指数显著提升。淮安大地越来越成为各方英才扎根汇聚、大展宏图的创业热土。

创新创业正当时。淮安这座未来之城,将为更多怀揣创新创业梦想的人,点亮新时代的“长征路”。

 (来源:《淮安日报》)

 

 

十项措施靶向发力 五大行动助企纾困 稳岗增效,盐城打好复工复产“组合拳”


“现在企业最需要的就是雪中送炭,失业保险基金为减轻企业负担发挥了积极作用!”江苏盐阜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今年前4个月减收失业保险费7.25万元,经盐城市人社部门初步核实,企业还将享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37.59万元,听到消息后,公司负责人心情激动,“真是一场及时雨!”

“要更加精准有力纾困助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落实减税退税降费政策,保障好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努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造成的损失抢回来。”4月26日晚,在盐城市疫情防控视频调度会上,盐城市市长周斌说。

连日来,盐城各行各业正陆续恢复生产,努力让经济社会尽快回归正常轨道。为更加精准有力助企纾困,在落实好市政府“纾困解难稳增长二十条”政策意见基础上,盐城人社部门及时出台助企纾困“十条”政策措施,以“用工保障稳企”“社保减返惠企”“人才引培强企”“和谐关系护企”“服务优化便企”五大行动为抓手,力促复工复产、稳岗增效。

稳定经济必须稳住市场主体。盐城送策入企,“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纾困。盐城市人社局局长吴启飞介绍,围绕重点产业链“缺工用人”需求,盐城在惠企稳岗方面持续释放政策利好,让企业轻装复工、尽快增效;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今年前4个月共减收5.1万户企业失业保险费9900多万元;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企业,启动受理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申请;同时,通过“免申即享、直拨到账”的方式,对盐城市近2.1万家企业实施稳岗返还。

4月26日,周斌来到佛吉亚(盐城)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现场,察看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该公司是通用、上海大众、东风日产等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今年一季度,公司销售额达4.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但进入4月份以来,随着上海等地疫情暴发,公司上下游生产企业均受到一定影响。根据盐城市及盐城经开区的助企纾困政策,佛吉亚公司刚刚申请获批了20万元的稳岗补贴。

“助企政策刚出台,经开区政府的工作人员就专门上门为我们解读政策,指导我们填写申请材料。这个月,经开区还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我提的4条建议均获采纳。”佛吉亚(盐城)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立刚表示,对企业接下来的生产前景,他们很有信心,“最近,我们得到许多利好消息,很多下游汽车主机厂已经开始恢复生产,再加上地方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笃定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稳定生产,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延续“减”、顶格“返”、快速“补”。一季度,盐城为全市1.5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6175万元、代缴基本医疗保险1592万元,为3786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929万元;为全市12455名领取失业金人员增发一次性临时价格补贴200元,共发放249.1万元,让失业人员吃下“定心丸”,助他们渡过当前难关。

这两天,常年在外打工的李韵韵参加“盐职有你”系列直播活动后,欣喜地与位于盐城黄海新区的德龙钢铁企业签约了。“网上直播招聘方便快捷,工资待遇比我想象的还好!”针对当前企业“用工难”“用工荒”难题,盐城主动聚焦23条重点产业链用工需求,举行常态化、高频次线上“云”招聘。通过“盐职有你”直播平台,小规模、多频次、精准化为企业组织专场招聘。此次系列直播招聘,累计44万人次点击观看。截至4月底,盐城共举办各类招聘190场次,为4334家次企业达成参保登记用工1.95万人。

盐城还以“直播带岗”形式向驻盐高职院校、沪上高校、驻宁高校学子抛“绣球”。4月23日,在面向上海高校学子举办的“汇盐行动”直播带岗宣讲会上,盐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费坚当起“云端”政策宣讲员,从人文底蕴、生态环境、区位优势、产业发展等方面向沪上高校学子推介盐城。江苏悦达集团以及盐城市教育、医疗等用人单位的负责人也纷纷“上线带岗”,就用人需求、人才政策等方面为线上学子们答疑解惑。华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研三学生储言皓在观看线上宣讲会后说:“之前我到过盐城,这次宣讲会让我对盐城以及盐城的人才政策有了进一步了解,诸多利好对我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复工复产,抢“工”更要留“人”。盐城打破人才资助资金每年三季度集中拨付的惯例,提前将2022年人才资助资金一次性拨付到位,共拨付5592万元,涉及338个人才项目,帮助人才创业企业提振信心、稳定生产。去年,江苏润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军勇入选盐城市“黄海明珠人才计划”领军人才,获100万元资助资金。不久前,这笔资金到账。“真没想到资金拨付这么快,有地方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我们有信心克服疫情一时的影响,不断把企业做大做强。” 李军勇说。

(来源:《新华日报》)




扬州出台“三个一切”专项行动方案 建立人社服务专员制度


6月2日下午,扬州市人社局举行“一切为了就业、一切围绕就业、一切服务就业”(简称“三个一切”)专项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发布人社服务专员制度、主题服务月活动等相关信息。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受到不同程度冲击,扬州市全力以赴稳住全市就业基本盘。1月-5月,仅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一项,已分别减轻企业负担约1.17亿元、1919.7万元。在推动符合条件地区“第一时间”稳岗返还6388万元的基础上,迅速启动失业保险市级统筹,预计全市还增加返还1.77亿元。积极向吸纳就业多、稳岗效果好的企业发放“苏岗贷”予以资金扶持和底息优惠,迅速建立全市符合享受条件的1622家企业名录库开展对接,目前已放8300万元。

截至目前,全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组织招聘397场,接收求职简历23358份,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3106个;全市新增在扬就业创业大学生6012人。1月-4月,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9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34.9%;“零就业家庭”已连续176个月实现动态清零。

扬州市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出台了“三个一切”专项行动方案,具体明确了33条具体内容,其中提出,2022年,实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力争6万人;城镇失业再就业3.8万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9000人。新增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300个,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1.98万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5000人,新建规范化零工市场1个的目标。同时,运用“智慧就业云平台”,实现线上“云招聘”常态化,今年全市举办网络招聘会不少于500场。积极落实企业求职面试补贴、租购房补贴等相关实施细则,2022年新增在扬就业创业大学生2万人。

配合“三个一切”行动方案,同步制定了面向全市180家重点企业建立“纾企困、稳就业、引人才”人社服务专员制度,组织“走访服务重点企业、集中服务小微企业”主题服务月活动。“走访服务重点企业、集中服务小微企业”主题服务月活动将于6月6日-7月10日,在全市人社系统市县两级联动开展,通过“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问需求、问意见、问计策”六个方面走访服务重点企业,还通过集中宣讲助企政策、集中推进人社服务、集中组织业务培训、集中服务小微企业,充分发挥人社部门职能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来源:学习强国)

 

 

江苏镇江:凝众心深挖潜,稳住“最大民生”


5月27日,江苏省镇江市举行援企稳岗就业服务活动暨《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宣传月启动仪式。100余名基层宣讲员深入街头、村居、企业、院校和机关,发放宣传材料,接受群众咨询,助力各项稳就业政策法规落地生效。

今年以来,受新一轮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等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镇江市人社部门及时出台保企业稳就业惠民生十条政策措施,全面启动“先锋联千企,聚力保用工”行动,今年1-4月,全市录用登记备案5.83万人,同比上升23.61%。引进外来劳动力2.2万人,同比增长32.1%。引进大专以上高校毕业生1.35万人,其中本科及以上6963人,同比增长9.9%,创历史新高。

助企纾困稳岗位

“不需要我们申请,人社部门就将稳岗返还补贴发放到我们的账户,今年不仅比往年发放的时间早,而且金额有增加,返还比例提高至90%,给我们企业注入一剂 ‘强心针’。”位于镇江市西津渡景区的江苏雅狮酒店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许娟说,最近他们收到了2021年度稳岗返还资金21165元。

“保市场主体”就是最大的“保就业”。今年,镇江市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采取免申请方式,截至目前共为4279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7158万元,惠及职工16.4万人,其中餐饮、零售、旅游、运输等受疫情影响较重的5个行业企业被作为首批稳岗返发放对象。为推进政策效应尽早显现,3月下旬,镇江市区失业保险经办部门开始开展大数据比对工作,初步筛查符合政策条件的市场主体。4月底,经过新一轮数据比对、系统测算,初步确定首批符合稳岗返还条件的单位。5月上旬,与发改、税务等部门进行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对大数据比对产生的单位,进行部门联合会审,最终确定首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在公示无异议后,直接进入发放程序。

打好“免、缓、降、返、补”组合拳,镇江市人社部门全力帮助企业打通生产经营堵点、痛点、难点,展示出政策落地的“获得感”。根据省统一部署,向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经营的中小微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广泛开展在岗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对受疫情影响归还创业担保贷款困难的企业和个人创业者,可按规定向经办银行申请展期。

双线发力促就业

5月21日,江苏省民营企业云聘直播大会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镇江分会场招聘会举行。这场以“‘就’在民企,‘职’向未来”为主题的云聘直播大会,采取“直播带岗”方式,搭建线上供求对接平台。镇江分设镇江市、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四个直播间,近100家优质民营企业的人事负责人携3100多个高质量就业岗位走进直播间,向网上观看的高校毕业生进行推介。这些岗位涉及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基本月薪都在5000元以上。当天,在苏南人力资源市场二楼,现场招聘会同步举行,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35家企业进场,提供1100个就业岗位。

面对疫情影响,云上“搭桥”、线下“牵手”,成为保就业一大“法宝”。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镇江市人社部门组织或参与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根据就业市场变化精准匹配岗位。

每年春节后是招聘求职高峰期,镇江市人社部门以“春风送温暖 就业送真情”为主题,组织“春风行动”系列活动,线上线下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000人;高校应届生求职素来有“金三银四”的说法,镇江市人社部门于3月18日举行2022百所高校大学生集中云招引活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期间,累计参会企业数1000余家,共收简历7781份;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5月18日,镇江市人社局在严格落实好相关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举行2022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镇江市高校毕业生江苏科技大学专场活动,共吸引了750余名应届毕业生前来求职,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43人次。

精准服务解难题

奥音科技(镇江)有限公司需要一线普工160人,已招聘到岗100人;江苏英科医疗制品有限公司需要一线普工30人,目前已经全部解决……在镇江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就业服务专员王鋆的记录本上,记者看到,13家企业的用工需求、招工进度、企业反馈一一登记在册。

今年3月份镇江市人社部门启动2022“先锋联千企,聚力保用工”活动,全人社系统党员干部担当就业服务专员,上百名专员对接全市千家规模用工企业,通过电话访谈、电子调查问卷、上门座谈等形式摸排企业用工需求,通过在外省市设立的劳务引进协作基地、驻镇劳务工作站、合作的技职院校、直播带岗等方式进行发布,有序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同时该部门在微信公众号开通企业用工诉求平台,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市县联动”用工保障服务机制,对所有企业开通用工需求搜集渠道,为企业打通疫情影响下“无接触”“自助式”的用工服务渠道。

今年以来,镇江就业市场供求保持增长。1-5月,全市共有5185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3.27万个,进场求职9.82万人,求人倍率1.35。破解岗多人少难题,需要挖潜,更需要开源。

3月1日,“镇江—昭通2022年劳务对接专场招聘会”在云南昭通举行。镇江市24家企业带去近3000个招聘岗位,涵盖了车间普工、技术工等近百类工种。近千人参加招聘,达成初步就业意向300余个。4月19日,镇江市人社局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与贵州省六盘水市就业局签署劳务协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建立定期互联互访、岗位推送、劳务输出、稳定就业等工作机制。

目前,镇江在全国10余个省的30余个县市建立劳务引进基地36个。今年镇江人社部门还将加大东西部劳务交流和技工院校对接力度,全年力争新增劳务基地20家、劳务协作联络站(基地)10个,引进外来劳动力3万人以上。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才聚泰州,共赢未来——走进南京医科大学“泰州日”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稳就业”“促发展”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泰州市与南京医科大学战略合作,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来泰创新创业,6月20日,“才聚泰州 共赢未来”走进南京医科大学“泰州日”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文进,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胡志斌出席推介活动并分别致辞,南京医科大学有关部门和院系负责人,部分师生代表,泰州市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企事业单位代表200多人参加。


 活动现场很有料
高薪酬、高福利的岗位不断
真金白银、真情实意的“大礼包”相送
品早茶、赏淮剧
亮点多多
亮点一
城市推介,泰州太美,有你更美!
 

泰州市副市长徐文进推介泰州

 泰州是秀美的绿色水乡、厚重的人文水乡、幸福的味道水乡;泰州是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泰州医药高新区是首家医药类国家级高新区,是国内唯一拥有部省共建优势的医药园区、长三角地区投资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的首选之区。
        泰州是一座“‘泰’爱才、最‘州’到”的城市,通过实施“惠凤”“引凤”“留凤”“还凤”“强凤”“亲凤”等六大行动,讲好泰州的“高校毕业生故事”,全力打造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
       泰州的过去,你们或许未曾参与,但泰州的未来,你们终将不能错过!



 

泰州市委组织部赵俊主任介绍泰州市人才引进政策
 
亮点二
发放“人才政策大礼包”


        泰州政策给力,服务周到,求职补贴、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生活补贴、创业补贴等10项政策礼包助力来泰人才创新创业。
 

泰州市副市长徐文进为南京医科大学2022届来泰就业人才发放政策大礼包
 
亮点三
南京医科大学“泰州市引才工作站”
正式揭牌


为搭建高校到企业的人才输送“高速路”,活动现场举办南京医科大学“泰州市引才工作站”揭牌仪式。
 

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吉志铭局长与南京医科大学沈瑞林校长共同为“泰州市引才工作站”揭牌


亮点四
“就”在泰州——
开启求职就业“绿色通道”


为进一步优化流程、简化程序,探索建立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本次活动在现场开辟高层次人才面试专区,泰州人民医院等16家事业单位提供事业编制岗位123个,60名人才报名面试,拟录用 2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10人,本科8人。
 

泰州部分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人才签约现场



专场招聘会上,扬子江药业集团等29家我市企事业单位提供174个岗位(年薪10万元—30万元),共吸引367人进场洽谈,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32人。
 
 

“泰爱才”南京医科大学专场招聘会现场
 
亮点五
校地座谈,双向奔赴

 
产学研对接座谈会现场
 

人才供需对接座谈会现场
 
亮点六
泰州城市精神文化走进校园
 

 南京医科大学师生泰州早茶品鉴分享活动现场
 
 
 

泰州城市精神特质展示活动现场——送演淮剧《杨根思》
 
 
 
才聚泰州筑梦想  共赢未来“泰”精彩
热切期盼与你携手同行 续写新的精彩华章!

 (来源:“泰州人社”微信公众号)





 

“乐业宿迁”的背后:从“打工经济”到“创业经济”


 

盛夏的午后,在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生态农业示范园内,虽然不是直播的高峰期,但依然随处可见拿着手机直播售卖多肉的人。在数字经济的大潮中,越来越多满怀抱负的年轻人回到家乡,从“外出务工”到“返乡逐梦”,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据介绍,近年来,宿迁着力打造“乐业宿迁”返乡创业品牌,全市三县两区均入选全国返乡创业试点地区。

 产业拉动,让返乡创业者“路径”畅通

 作为一座电商名城,宿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深化与京东等知名电商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大力发展电商经济,推动特色优质农产品上网销售。

沭阳县是全国知名的花木之乡,该县大力推进“数字乡村”经济,围绕做强特色品牌,不断完善“互联网+三农”发展模式,通过政策引导、培训扶持等多种措施,鼓励扶持电商产业做大做强,让返乡创业者配套全、竞争强、效益好,让更多的创业者在家门口自由创业。

“我以前在上海打工,看到那边的老年人退休了生活很舒服。那时我就想,能不能在老家办个工厂,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让他们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今年47岁的魏良余后来返乡创业,经过一番市场考察,他创办了一家工厂,开始了花卉艺术品加工,把植物的根茎、叶子制成干花艺术品,对外销售。几年前,他开发木槿花综合项目,带动更多的农民特别是低收入户创业致富、就业脱贫。

 政策扶持,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大礼包”

 据宿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唐厚晨介绍,宿迁市高度重视促进返乡入乡创业创新工作,将其作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富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支持返乡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宿迁市鼓励返乡创业就业若干措施》,并在全省率先出台《宿迁市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等,打造主体更加活跃、政策更加务实、平台更加多元、服务更加精准的返乡创业就业环境。同时,将促进“返乡创业就业”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建立月上报、季检查、年考核的督查机制,推进返乡创业创新政策落地见效。

据介绍,宿迁市出台的《宿迁市鼓励返乡创业就业若干措施》,着力引导、支持、推动外出务工人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返乡创业就业,既包括对国家、省政策的落实和细化,又涉及创业贷款扶持、返乡创业购房券、教育住房交通保障、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奖补等10个方面。

“当时家乡多肉产业得到政府扶持,发展比较快。我就感觉多肉也可以在网上直播销售。”在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博雅多肉园,两年前,李小鹏开始了抖音直播销售多肉。看到李小鹏直播获得了成功,当地有二十多个年轻人跟着他做起了直播,收入高的一年达到40多万。而博雅园艺也成了直播基地,入驻主播26人,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左右。

宿迁市制定“贷、培、扶、补”等一系列鼓励和支持返乡创业创新政策,从降低税费负担、用工成本、融资成本、用地成本等方面鼓励宿迁籍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创新。同时,加大一次性初创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扶持力度,2020年以来,全市共为返乡创业人员发放各类创业补贴631.95万元。

  搭建平台,让返乡创业者“插上翅膀”

如何鼓励和支持返乡入乡创业,让他们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宿迁一直在创新,多渠道搭建载体平台,为他们解决创业中存在的难题,让他们在创业中找到成就感、幸福感。

唐厚晨介绍说,宿迁在全省率先打造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宿迁市返乡创业示范园,鼓励支持返乡人员入驻,并对被认定为市级、省级、国家级创业示范基地的,分别给予最高50、100、200万元补贴。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园10个,其中6个获评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累计入孵项目1003个,带动就业1万余人;市级及以上返乡创业园建设总投入11.9亿元,各级财政拨付创业孵化基地补贴等资金815万元。

 打造返乡创业联盟载体。吸引232名返乡人员成立众创空间联盟,每月定期举办“创业经验分享会”,为联盟成员提供商业模式辨析、项目路演等服务,将政策资源、企业资源等加以融合,构建、完善创业创新机制。

据宿城区副区长张胜介绍,耿车电子商务产业园定期邀请淘宝大学、阿里商学院等知名电商企业集团到产业园做讲座及互动,同时还将和本土快递以及顺丰、百世快递、德邦等多家物流公司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将园区打造成为 以“网上交易结合实体经营,配套服务共存”的新型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园区,从而推动耿车镇电子商务园产业发展。

打造返乡资源集聚平台。在乡贤人数较集中的苏州、上海、杭州及珠三角等地建设乡贤驿站,负责沟通联络,拓展市外乡贤助力宿迁发展渠道。设立返乡亲情接待站,开展“返乡人员宿迁亲情游”活动,采取回乡恳谈、信函联络等方式,常态与在外人员叙乡情、联友情、增亲情。

 “保姆式”服务,为返乡创业者“解难答惑”

 为了服务地方经济,以创业带动就业,宿迁市通过提供“点对点”精准对接,为返乡创业创新提供“保姆式”服务。

据宿迁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主任臧辉介绍,宿迁市加强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十佳创业培训讲师”评选,邀请外省、市国家级优秀培训师授课指导,通过跨区域学习交流,提升师资素质水平。该市积极引导退役军人参加各类创业创新培训,近两年累计开设退役军人GYB、SYB专项创业培训班10余期,组织“电商+花木”“电商+农产品”等特色创业培训班10余期,培训1500余名退役军人。

 

同时,宿迁紧贴电商名城特点,积极引导返乡人员参加各类创业创新培训,2020年以来,累计为返乡人员开展各类创业培训7163人次。每年举办“创响江苏”创业指导专家团基层行活动,邀请创业指导专家进基地、进企业、进高校,通过微课堂、座谈会、创业沙龙、创业读书会等形式为返乡创业者开展“一对一”诊断式指导服务,帮助创业者规避风险、开拓思路,推动创业项目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产业拉动下,越来越多在外的宿迁人回来了,在这片年轻的土地上创业就业,挥洒自己的汗水,在成就自己梦想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为宿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据统计,2020年以来,宿迁全市共扶持3.8万人返乡创业,带动就业16.2万人,在外务工农民工从最高峰的110万人降为目前的58万人,实现了从“打工经济”到“创业经济”的良好转型。

 (来源:“宿迁人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