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县动态
宿迁:实行“四融四新”模式打造返乡创业品牌
发布日期: 2023-10-19 来源:宿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字体:[        ] 字体:[        ] 点击量:
点击查看原文件:

宿迁位于江苏北部,“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是宿迁的城市精神。近年来,宿迁市全面贯彻国家、省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不断优化创业生态环境,厚植返乡创业热土,全力打造“乐业宿迁”返乡创业品牌。全市三县两区均入选全国返乡创业试点地区。近两年共扶持返乡创业3.96万人,带动就业20.3万人,在外务工农民工从最高峰110万人降为目前60万人,实现了从“打工经济”到“创业经济”转型。9月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广西南宁召开人社帮扶助力推进乡村振兴交流观摩会议,宿迁作经验交流发言。

一、把返乡创业融入发展大局,催生乡村振兴新动能。发挥头雁作用,把返乡创业融入政府发展大局,上下联动推动各类群体返乡创业。一是一盘棋统筹规划。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谋划返乡入乡创业工作。出台《鼓励返乡创业就业若干措施》《“创赢宿迁”返乡创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集全市之力鼓励和支持返乡创业。二是一条线组织落实。市、县(区)建立工作专班,全市联动开展“候鸟回迁”工程,通过乡贤驿站、流动党员党支部、驻地商会、头部人力资源机构等,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多地建立“返乡创业红谊会”,突出党建引领,定期开展政策宣讲、创业沙龙等活动,鼓励返乡发展。三是一体化考核推进。建立就业创业工作重点督查机制,将促进返乡创业等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市人大和市政府专项督查、市政协为民协商专题活动、以及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一体化考核推进。每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针对创业就业提案和议案均在30余件以上。

二、把返乡创业融入当地产业,畅通乡村振兴新路径。把返乡创业融入全市重点产业链发展,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创业。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创业。着眼全市产业体系和20条重点产业链,鼓励引导返乡人员带动资金、技术、市场、人力回流,积极参与上下游、产供销产业配套创新创业。近两年累计引导扶持2.4万名返乡人员从事产业链上下游创业,带动就业14.2万人。二是围绕家门口创业。积极发展三来一加项目,扶持返乡人员挖掘当地产业特色,创办领办小工厂、小农场、小物流、小电商、小服务等“五小创业”项目。目前,全市共有家门口创业项目1381个,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9.8万人。三是围绕劳务品牌创业。发挥“宿迁客户服务管理师”等多个国家、省级劳务品牌作用,引导返乡创业吸纳就业。发挥电商优势,让流量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2022年全市电商产业从业人数超过60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4万人。平均每秒有24件快递从宿迁发出,其中有6件从农村发出。

三、把返乡创业融入改革创新,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秉承着“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春到上塘”精神,深化改革创新,让返乡创业“门槛低、成本低”。一是实行乡土人才培育改革。创新实行为农民评职称,探索开创“培训+评价”的培评一体模式,突出能力和业绩评价导向,通过实施“引凤还巢”、“赋能提升”、“评价认定”和“成长激励“四项”计划,让其“有职称、有地位、有传承”,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目前,全市已为1740名农民评定初级及以上职称,初级755人、中级958人、高级27人,其中返乡创业人员954人,推荐23名农民为省级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二是实行金融扶持政策改革。全国首推“返乡创业购房券”,给予5-20万元不等补贴,累计发放各类创业补贴1185.2万余元。实施富民创业贷款改革,扩大政策范围,惠及全体城乡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对信用良好的返乡创业人员,给予纯信用富民创业担保贷款,近两年共为2.63万人发放贷款44.7亿元,其中为8236名返乡人员发放贷款16.6亿元。三是实行就业创业登记改革。实施个人灵活就业(创业)登记“一件事”改革,打破部门壁垒,将登记所需材料缩减80%;打破程序限制,办理流程缩减75%;打破时间限制,办理时间缩短90%,累计减少返乡人员跑腿3.13万人次。经验做法被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简报刊发。

四、把返乡创业融入帮办服务,打造乡村振兴新平台。构建“家门口服务+基地孵化+典型选树”全程创业服务体系,提供保姆式精准服务,鼓励在外人员纷纷“返乡逐梦”。一是打造家门口服务平台。创新建立社区培训学院,实行县(区)人社部门、乡镇(街道)、公办技工院校三方联合运行,已在乡镇(街道)建立12个家门口技校,开展创业培训6983人,取证率达90.5%。坚持“站点靠着群众建、服务跟着需求走”,与供电、银行等共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50个,在商超、车站打造6家零工市场和43个零工客栈,为返乡人员提供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二是打造精准孵化平台。实行创业基地管理改革,出台《创业孵化基地345星级评定办法》,建立动态退出、四维评估、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等,为基地建设提质注入活力。全省率先制定市级返乡创业园建设标准,全市投资15.9亿元建成11个返乡创业园,其中省级创业示范基地6个。共计孵化项目1779个,带动就业5.8万人。三是打造返乡创业赛事品牌。每年举办“创赢宿迁”大学生创业大赛暨返乡创业大赛,引导、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累计选树市级及以上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226个,发放奖补资金1890余万元。选树返乡创业先进典型,围绕创业带动就业、履行社会责任、引领示范带动等标准,每年深入挖掘一批市级返乡创业典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累计选树返乡创业先进个人146名,共给予342万元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