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做好职业技能培训调查研究工作,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提升企业职工培训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5月17日,省、南京市和南京江北新区人社部门,在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大培训”条口调查研究活动,同期组织了机器人自动化改造技术项目制培训的展示和验收活动。省、市、区人社部门相关领导,市、区财政部门负责同志,有关技能培训专家,南汽集团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调研活动。
南汽集团车身车间维修工徐阳说出了参加培训后的体会:“以前我们遇到机器人设备故障,只能等待技术专家来维修,去年公司申报了政府补贴项目制培训,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机器人自动化改造技术培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掌握了工业机器人结构及参数、FANUC机器人仿真软件操作、机器人设备维修等知识和技能,现在我不但能自己进行机器人设备维修,机器人腕关节等关键部位维修时还能用国产化零部件进行替换”。徐阳所提到的政府补贴项目制培训是南京市人社部门推出的一系列惠企培训政策中的一项,公司于去年4月向市人社局申报了机器人自动化改造技术培训,分5期组织100名设备维修一线职工参加培训,为企业培养了一批能独立处理自动化控制及机器人故障维修的技能人才,培训过程中还攻克了20余项技术难题,助推了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调研活动中,南汽集团企业负责人介绍,当前企业处在转型发展阶段,产品面临转型,职工的技能也面临着转型。比如面对一些新能源汽车型号的研发制造,职工原来具备的技能就明显不足,想要通过培训来提升技能,又面临着市场上没有具备相应培训能力的机构以及培训师资的难题。希望政府部门发挥自身的优势,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需要,支持开展职工储备性、前瞻性的技能培训,发放一批实用性强的证书,同时建设相应培训师资库,以利于企业开展培训、储备人才。省人社厅顾潮副厅长现场回应了企业提出的建议,并表示,通过了解南汽集团经营发展和技能培训开展情况,了解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为我们今后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调研活动促进了人社惠企便民理念落地、政策落地、服务落地。今后,将继续用好调查研究这一我们党的“传家宝”,做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坚持问题导向和求解思维,认真研究企业提出的建议意见,聚焦建立就业友好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全贯穿技能劳动者终身的职业技能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加快开发企业和劳动者适用的培训项目,加快建立培训师资库,以人社服务的“快速度”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以人社服务的“执行力”赋能劳动者就业“竞争力”,加快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