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索  引  号
550232674/2023-00738
分       类
人大建议结果
发布机构
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发布日期
2023-07-13
名       称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203号建议的答复
文       号
苏人社复〔2023〕221号
关  键  词
 
内容摘要
 
时       效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20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3-07-13 来源:就业促进处(失业保险处) 字体:[        ] 字体:[        ] 点击量:
点击查看原文件:

司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职业青年就业环境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人社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青年就业工作,将青年就业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动,打通一体化支持体系,将高校毕业生的政策服务资源向失业青年群体延展,同时聚焦新职业青年的特点,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劳动权益保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我省青年就业总体水平一直保持高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关于“提高新职业青年的就业能力”问题。我省聚焦建立就业友好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作为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深入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组织实施就业技能培训赋能专项行动,强化重点群体培训,深入开展青年群体就业技能培训专项计划,帮助青年就业困难人员提技就业;大力开展“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积极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2022年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培训26.3万人次。大力推行“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培训模式,形成劳动者点单、人社部门派单、培训机构接单、企业订单的全链条培训工作格局,建立以就业培训上岗率、职工培训稳岗率、创业培训合格率为主要指标的培训质量监测体系,定期开展监测分析,提高培训质效。二是加快培养急需紧缺技能人才。会同省有关部门分批发布、动态调整高技能人才紧缺型职业(工种)目录,支持按最高30%提高培训补贴标准,扩大紧缺型职业(工种)培训规模。加强新业态新模式培训,推动南京、无锡、苏州成为人社部重点联系城市,探索构建适合新业态新模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启动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聚焦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大对制造业培训的倾斜力度,推动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不断完善“企校双制、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有效贯通岗位需求和课程资源,提高职工适岗胜岗能力。省教育厅在全省高校重点建设30个省级大学生生涯教育示范基地,每年举办“百师百校行”就业创业公益巡讲、职业规划大赛,着力打造“名师金课”和“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鼓励引导毕业生从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三是积极推进培训评价体系建设。依托江苏人社一体化平台,加强政府补贴性培训实名制管理,确保培训过程可查询、可追溯。建设全省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服务云平台,上线优质课程资源,为劳动者提供培训、评价、就业“一站式”服务,打造培训数字化服务场景。全面推进“云眸工程”建设,大力开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监管”,在全国率先建设技能培训和评价信用管理平台,积极推进技能培训评价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二、关于“解决新职业青年的伤害保障”问题。2022年7月,为解决新职业青年职业伤害保障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省率先在全国开展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将本省范围内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和同城货运四个行业中7个试点平台企业从业人员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针对平台企业管理运营的特点,在工伤保险制度框架下,由平台企业负责如实申报、及时足额缴纳职业伤害保障费,对平台从业人员在执行平台订单任务期间遭受职业伤害的,总体上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相关待遇。同时,通过优化政策设计、强化系统建设、创新服务手段,形成并完善了职业伤害确认、劳动能力鉴定、待遇申请支付等一整套标准化流程,一方面,通过集中培训、编印指南、线上答疑的方式,及时将相关政策传导至基层人社部门及平台企业;另一方面,通过平台企业在从业人员手机端提供操作指引、线下社会保障部门工作人员直接指导的方式,及时做好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相关政策宣传工作,有效实现试点政策覆盖人群“应保尽保”、试点业务“一网通办”,试点落地以来,总体运行平稳、反映良好。

三、关于“加强新职业青年的医疗保障”问题。近年来,我省在推进灵活就业人员特别是新职业青年参加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方面出台多项举措,健全完善新职业青年参加医疗保险政策。打破参保户籍限制促进参保,放开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推动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医保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自谋(自由)职业者,以及其他灵活就业等人员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医保。通过降低缴费负担吸引参保,自2022年1月起,对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缴费比例,在各设区市职工医保用人单位缴费费率(不包含生育保险费率)和个人缴费率之和基础上,降低1个百分点,2022年全年为408.3万人灵活就业人员减负16.1亿元。今年落实省政府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全省共有7个设区市实行阶段性降低职工医保用人单位缴费费率,灵活就业人员同步再降1个百分点。鼓励劳动年龄段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参加职工医保,允许各地采取补差或折算的办法与职工医保缴费年限合并。2022年,全省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8119.5万人,其中职工医保3388.5万人,同比增加142.5万人,增长4.4%,职工医保参保人数占比为41.7%,比上年末提高1.5个百分点。同时,自2023年1月1日起,全面建立新的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制度,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在内的参保人员门诊统筹最低报销比例提高到60%以上,起付线降低到800元以下,封顶线提高到6000元以上,最高的达1.5万元,通过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参保人员的门诊保障水平大幅提高。此外,省医保局还指导商业保险公司推出面向全省、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补充衔接的普惠性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产品——江苏医惠保1号,鼓励新职业青年通过购买普惠性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产品,提高医疗保障水平。2022年,全省投保人数322.2万人,截止2023年2月底,受益人群7.2万人、32.2万人次,赔付总金额8.1亿元,人均赔付1.1万元,最高赔付128.6万元,大大减轻了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2023年,进一步优化保障内容,多措并举扩大覆盖面,投保总人数达508.5万人,同比增长58%,群众对产品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

四、关于“拓展新职业青年的劳动关系”问题。2021年12月13日,省人社厅会同省发改委等八部门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意见》(苏人社发〔2021〕125号),落实企业用工主体责任,明确企业招用新业态从业人员时不得将是否注册为个体工商户作为招用条件等规定,强化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保障,着力解决新业态用工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在全国首创将不完全劳动关系的纠纷处置纳入仲裁监察维权渠道,有效妥善处理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劳动保障权益纠纷。此外,还在法律框架内对传统的劳动关系进行适当拓展,健全集体协商机制,由省总工会牵头制定了《江苏省集体协商条例》(2023年5月1日实施),首创集体协商简易程序、普通程序和应急程序三种协商方式,并将平台企业与未形成劳动关系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协商范围,为提高协商质效提供法律支撑。

结合您的宝贵建议,下一步,省人社厅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做好新职业青年劳动权益维护和社会保障工作,促进他们在服务经济发展中更好实现人生价值。一是强化政策引领。推行“1+X”证书制度试点、现代学徒制试点,编撰《基于就业视角的江苏高校部分专业监测预警研究报告》,为完善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的联动机制提供依据,精准对接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发展。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推进“江苏工匠”培育工程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从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全方位创新政策举措服务保障技能人才。二是强化社会保障。持续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和待遇保障政策,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优化医保公共服务,不断提升新职业青年等参保人员的医保获得感。扎实开展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试点,深入了解平台企业诉求,有序扩大试点范围,及时研究解决政策落实中出现的问题,切实维护新业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对青年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厚爱,深入解读国家和省关于青年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时回应群众对就业以及医保领域制度改革、待遇政策调整等热点问题,扩大政策知晓度。充分挖掘新职业青年在就业创业中涌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传递各类新职业青年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奉献社会的青春正能量,增强社会理解和认同。

感谢您对新职业青年就业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3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