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不断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劳动关系领域的应用,深化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点的培育。南京江北新区沿江街道地理位置独特、商业综合体丰富、就业群体多元,先行先试,创新基层劳动关系调解机制。以街道为圆心,“街道+社区”为半径,绘制“微网格”服务圈,充分利用服务优势,着力打造南京首家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点“南京江北新区和谐劳动关系沿江运行中心”。
专家团“出诊”防隐患。精心梳理排查辖区企业需求,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量身定制“契约化”驻企服务方案。聚焦新区企业实际需求,组织专家团队上门“把脉问诊”,开展“一企一策”定制指导,实施企业劳动关系“健康体检”与“个性化诊疗”,精细把脉辅导,助力企业和谐发展。
构筑品牌服务“堡垒墙”。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宣传推广,组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主题培训活动,如“和谐江北企业大讲堂”、“仲裁庭审观摩”、“和谐企业朋友圈”体验式联盟活动。这些举措确保企业能够360°无死角地深入了解劳动法律法规政策,从而显著提升企业的法律素养,推动劳动关系法制化水平迈向新的高度。
全力置顶稳就业工作。广泛搜集企业需求,创新开展“个性化”“就业帮扶团”辅助指导。与用人单位建立日常联系互访制度,深入挖掘优质就业岗位,找准“信息共享+人岗适配”核心方向,畅通就业渠道,支持新业态新经济蓬勃发展,积极从源头预防化解风险。
聚焦队伍的融合与成长。汇聚多方资源,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持续扩展和优化劳动关系协调服务团队。整合沿江街道“1+5+N”创业就业战略联盟、“1+11”退役军人服务体系、“1+11家门口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力量,不断拓宽劳动关系服务资源和共享空间,构建便捷高效的“家门口”劳动关系服务网络,成功塑造具有沿江特色的基层劳动关系运行服务平台。
通过两年多的培育和建设工作,2024年初,南京江北新区和谐劳动关系沿江运行中心顺利通过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审核验收,成为全国第一批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