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统计  >  统计公报
2024年度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 2025-07-01 来源:规划财务处 字体:[        ] 字体:[        ] 点击量:
点击查看原文件: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发布2024年度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通知

 

各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全面反映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状况,现发布2024年度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年6月25日

 

2024年度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24年,全省人社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顺利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出人社力量。

一、就业创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43.0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1.1万人。

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就业75.0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19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持续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吸纳122.8万名中西部脱贫人口在苏稳定就业。

组织青年(含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6.75万人。招录“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440名,其中支教46名、支农90名、支医52名、帮扶乡村振兴162名、水利21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69名。

新建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337家,兜底帮扶5.13万困难群体实现就业。新增建设55家、累计建成110家零工市场,全年发布零工岗位136.03万个。依托“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和“苏心聘”小程序面向社会发布岗位1023.43万个。省市联动开展“直播带岗”1628场,筹集岗位181万个。

支持21.35万人成功自主创业,其中引领大学生创业4.5万人、扶持农民自主创业4.51万人。创业带动稳定就业103.53万人。

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0.96万人次,其中青年培训20.34万人次、数字技能培训12.5万人次、新型学徒制培训1.03万人次。

二、社会保险

全年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6506.38亿元,比上年增加390.82亿元、增长6.4%。基金总支出5813.18亿元,比上年增加547.57亿元、增长10.4%。

(一)养老保险

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6122.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26万人。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197.55亿元,基金支出5510.38亿元。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6968.17亿元。

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80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1.8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646.10万人,离退休人员1157.7万人。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执行企业制度参保人数3491.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7.45万人。年末纳入社区管理企业退休人员1024.45万人。

年末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43.3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0.54万人,领取基础养老金人数1175.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9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省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228元,比上年增加20元。累计为47.4万名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代缴资金1.23亿元。

年末全省企业年金建立企业账户数7462个,职工账户数85.22万个,比上年末分别增长18.01%和6.99%。基金资产金额994.74亿元。

(二)失业保险

年末全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049.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39万人。

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76.84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保险费收入169.71亿元,比上年增长5.5%。基金支出18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基金累计结余240.31亿元。

发放失业保险金107.81亿元,分别惠及89.47万人。

(三)工伤保险

年末全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439.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22万人。

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31.99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保险费收入129.66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基金支出119.45亿元,比上年增长0.3%。基金累计结余131.3亿元。

认定(视同)工伤16.41万件,比上年增加0.48万件。劳动能力鉴定13.52万件,达到伤残等级12.0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0.22万件和0.64万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19.64万人,比上年减少0.91万人。

三、人才人事

全年新增专业技术人才54.75万人,117名高层次人才入选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新增高级职称6.29万人次,其中正高级职称0.94万人次。新增数字经济专业技术人才10.43万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141.4万人次。实施国家级高级研修项目5期、省级高级研修项目20期,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1479名。新建省级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30家、传承示范基地10家。

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102.34万人次,共有82.39万人次取得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26.09万人次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占取证总人数的31.7%。持续完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体系,新增特级技师58人、首席技师14人。新增数字技能人才取证23.08万人次。新增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省级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1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个。我省选手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获得5金1银1铜历史最好成绩。

实施省卓越博士后计划,遴选产生900名卓越博士后。新设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2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23家,新招收博士后3662人。

年末全省共有技工院校119所,在校学生26.11万人。全年招生9.92万人,毕业6.61万人,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在98%以上。开展社会培训53.52万人次。建成高水平技工院校14所、技工院校品牌特色专业群15个、技工院校省级一体化名师工作室20个。

组织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56万人,其中省属事业单位0.5万人。组织实施各类人事考试69项,参加考试196.4万人次。

四、劳动关系协调

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一类地区月最低工资提高至2490元,增幅达9.2%。

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接处劳动人事争议20.73万件,其中立案受理12.26万件,结案率97.77%。各类调解组织调处案件33.2万件,调解成功率87.1%。

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主动监察用人单位8.34万户,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64万件。通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为1.84万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为15.39万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9.81亿元,其中为4.62万农民工追发工资4.14亿元。督促1518户用人单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五、基础建设

年末全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6752家,其中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14家,社会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6638家,年营业额2200亿元。人力资源服务业专职从业人员6.7万人,为169.9万家次用人单位、6290.8万人次劳动者提供各类人力资源服务。

设立社会保障卡服务网点1.4万个,其中快速发卡网点1.2万个,累计发行社会保障卡9484万张,电子社保卡持卡覆盖率87%以上,发行第三代社保卡5028万张。“12333”提供综合咨询服务1880.77万人次。

 

注:

1.本公报中相关数据来源为正式年报及社会保险基金决算。

2.本公报部分四舍五入数据可能存在分项合计与总计不等的情况,增量及增长率根据四舍五入前数据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