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赟 王益)8月1日,“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一场“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行。发布会上,江苏省人社厅副厅长封春晴介绍,近年来,江苏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坚持服务创新、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持续深化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有效激发了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封春晴介绍,省人社厅积极支持省教育、科技、工信等部门组建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下放行业领域职称评审权。会同省教育厅整体下放所有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先后赋予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省农科院、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14家高水平建设医院高级职称评审权,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今年会同省工信厅整体下放61家“筑峰强链”重点企业高级职称评审权,同步建立职称与岗位聘用、薪酬待遇直接挂钩制度,推动评价结果真正落地见效,受到企业、人才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截至目前,全省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329家,中级职称评审权751家。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只要接得住就放权、坚持授管结合’的思路,更大力度‘放权’‘松绑’,将高级职称评审权逐步向全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科创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用人主体下放,进一步激活发展新动能。”封春晴说。
与此同时,江苏坚持需求导向,及时开发人才评价新专业新标准。根据全省重大战略需求和新兴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建立了新领域新赛道新职业人才评价快速响应机制,系统谋划、及时增设22个职称评审新专业。举例而言,围绕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创设了数字经济工程师职称评价体系,系统制定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10个专业人才评价标准,3年来新增数字经济高级工程师4626人、工程师14990人,每年带动培育数字经济人才超过5万人。
近期,江苏省人社厅正在抓紧谋划低空经济人才评价体系,将根据低空经济产业链上游(关键原材料及零部件)、中游(整机及系统)、下游(低空飞行及保障服务)人才需求,设置职称评审新专业,目前低空经济—航空航天装备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条件已经出台并正在苏州太仓进行试点。
封春晴还提到,江苏制定出台了关于在职称评价中进一步破除“四唯”(唯论文、唯学历、唯资历、唯奖项)不良倾向的通知,建立减负增效的人才评价机制。推行代表作评价,取消人才称号、奖项与职称评定直接挂钩,将横向科研与纵向科研摆在同等重要位置等。此外,还在全国率先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高层次人才、特殊人才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打破学历资历等限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近3000人通过绿色通道获评高级职称。下一步,还将建立健全科学完善评价机制,加强职称评审指导监管,坚持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