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茅磊
在劳动争议的纷繁漩涡中,他是一柄精准裁断是非的“法律标尺”;在劳动者彷徨焦虑的时刻,他化作一盏传递法治温度的“心灵明灯”。茅磊,扬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副院长,今年是他在劳动仲裁岗位上扎根的第十个年头,他用专业与情怀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篇章。该同志被人社部等5部门通报表扬为“2024年度工作突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
精研法理,他是定分止争的“专业标杆”。仲裁工作,根基在法,茅磊深研劳动法规,将之视为立身之本。在全市劳动争议仲裁员岗位业务技能竞赛的激烈角逐中,他凭借扎实的功底和出色的临场发挥荣获二等奖,这不仅是对其个人能力的实战检验,更见证了其深厚的理论素养和精湛的实务技能。面对错综复杂的案件,他总能抽丝剥茧:全面收集证据、深挖背景信息、耐心倾听诉求、精准定位争议核心。这份对法条的精准把握和对事实的严谨还原,让他的裁决书成为“铁案”的代名词,其特点是“无投诉、无反悔、无撤销”和“办案效率高、调解结案率高、主动履行率高”。这“三无三高”的金字招牌背后,是其近80%的高调解成功率,是无数棘手案件在他手中化干戈为玉帛的成果。
心系群众,权益保障的温情使者。法律是冰冷的条文,但法律执行需要温度。早年在乡镇司法所长岗位上积累的丰富基层经验,让茅磊在处理争议时更懂得倾听诉求、理解立场,善于运用贴近群众的语言和方法化解矛盾。面对企业欠薪引发的群体纠纷,他连续数日深入调查、安抚情绪,以公正裁决捍卫劳动者合法权益。他总能设身处地体察当事人的困难与焦虑,用最平实易懂的语言阐释法律规定,将晦涩的法条转化为劳动者听得懂、用得上的维权指南,有效引导当事人理性看待争议、选择合适解决路径,在法理与情理的平衡中寻求最优解。
锐意创新,他是行业进步的“智慧引擎”。茅磊的目光从未局限于个案。面对劳动关系领域不断涌现的新课题,他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他提出的多项仲裁制度创新建议被采纳应用,有效提升了纠纷化解效能。他撰写的调研文章《别让劳动关系认定成迷》在国家级媒体刊发,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这份源自实践的前瞻思考,不仅推动着扬州仲裁工作的发展,更为全省、全市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贡献了“扬州智慧”。
茅磊的先进事迹,是五部门通报表扬精神在江苏的生动实践。他以精湛的专业素养筑牢公平基石,以深沉的为民情怀架起沟通桥梁,以创新的锐意探索引领发展方向。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征途上,他如一盏不灭的燃灯者,用公正裁断纷争,以温情弥合裂痕,以智慧照亮前路,为守护这万家灯火的和谐安宁贡献着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