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轩同志从事劳动保障维权工作十多年,他牢记为民服务宗旨,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化解劳资矛盾。平均每年协调化解劳资纠纷200起左右,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讲政治,在勤学善思中筑牢履职根基。作为一名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平常自觉加强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学习,顺利通过劳动关系协调员资格考试。认真研究劳动争议指导性案例以及裁判要旨,学习借鉴优秀调解技巧,逐渐摸索“耐心倾听、细心分析、诚心化解”三心工作法,使劳动者感受到党和法律的温度。
二、讲法理,在高效沟通中化解矛盾纠纷。针对每一个案件,他始终秉持情、理、法并重的原则,认真分析争议焦点,引导当事人双方换位思考,注重倾听并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愿表达,同时依据法律和事实进行理性分析,寻找主要矛盾焦点和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综合采用“背靠背”分别沟通、圆桌会议等方式,促进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为了方便外地来丰务工人员,积极利用线上视频平台开展调解工作,曾有一起涉及三地当事人的工程项目工伤待遇纠纷,他通过线上视频让各方 “在线面对面”交流,3天内促成调解,得到当事人的一致认可。他经手的案件调解成功率达到85%以上。
三、讲初心,在日常工作中默默无闻奉献。他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时刻把调解工作放在首位。无论是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之外,都能耐心细致做好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工作,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随时随地做好服务。平均每天接受电话、现场咨询超过 10 人次。对小微企业劳资纠纷,主动上门调解,同时提出规范用工改进建议。部分劳动者常因上班把调解时间约在休息日,他总能克服困难妥善安排。尽管在多年的调解工作中有时会遇到一些阻力,受到一些误解,但他能够始终坚持在战斗一线,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四、讲廉洁,在化解矛盾中坚持守住底线。他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增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将纪律要求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严格要求自己。有的矛盾成功调解后,当事人拟通过送锦旗、感谢信等表示谢意,都被他婉拒。他认为“每一次的成功调解,都是对我工作的鼓励,也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价值,要确保每一起调解案件都能经得起社会各方的监督和时间的考验”。经他调解的矛盾纠纷,当事人满意率达95%以上。
十余年来,他用专业守护公平,用奉献诠释担当,在劳资纠纷调解一线践行着“为民服务”的誓言,成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信赖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