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 2023年7月14日下午15:00 |
---|---|
地 点: | 盐城技师学院海洋路校区匠心楼17楼北会议室 |
主 题: |
首届江苏青年技能周新闻发布会
|
【主要内容】 |
首届江苏青年技能周新闻发布会
|
---|
【参会人员】 |
李建方 江苏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 孙李悦 江苏省人社厅宣传中心 刘 江 盐城市人社局四级调研员 张 兵 盐城技师学院校长 |
---|
【邀请媒体】 |
新华社江苏分社、央广网、中国网、新华日报、江苏广电总台、江苏新闻广播、中国江苏网、现代快报、扬子晚报、江苏经济报、中国劳动保障报、新华网、盐阜大众报、盐城电视台。
|
---|
[孙李悦(厅宣传中心主任)]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首届江苏青年技能周新闻发布会。7月3日,我们召开了江苏省人社厅人才工作新闻发布会,李建方处长已经向大家介绍了“数字引领、技创未来”首届江苏青年技能周活动。明天不仅有首届江苏青年技能周开幕式,还有技能展示展演、技工院校招生宣传等活动,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参加并进行现场采访报道。借此契机,今天我们邀请到相关负责人向大家介绍江苏技工教育相关情况。[2023-07-14] |
||
[孙李悦(厅宣传中心主任)]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李建方、盐城市人社局四级调研员刘江、盐城技师学院校长张兵。我是省人社厅宣传中心孙李悦。 今天的发布会共有三项议程。 首先,进行第一项议程,请李建方处长介绍江苏技工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并发布全国首个省级技工院校就业质量白皮书。 [2023-07-14] |
||
[李建方(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多年来,媒体朋友们始终关心和支持我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既为江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各行各业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领航定向。今天,我们在盐城技师学院举办首届江苏青年技能周活动,就是贯彻总书记最新要求的具体实践。活动以“数字引领,技创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江苏青年的数字思维、数字技能、数字创造的成果,传播技能成才理念,弘扬技能报国精神。技能周搭建了交流学习、深化友谊的桥梁,打造了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2023-07-14] |
||
[李建方(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 7月3日在我厅举办的江苏省人才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我就首届江苏青年技能周筹备和活动安排向媒体朋友作了简要介绍,也就是“1532”:即发布一本白皮书、做好五方面展示、组织三项交流、举办二场比赛。下面,我重点介绍两个方面情况:一是江苏技工教育的特色与最新新成果,二是江苏省技工院校就业质量白皮书。 一、江苏技工教育情况 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服务企业产业、促进就业创业的办学导向,加大技工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技工院校内涵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着力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坚持面向就业办学。优化技工院校结构布局,全省共建成技工院校117所,其中技师学院38所,万人规模技工院校3所,学制教育在校生27.6万人,每年7万名毕业生中,66%达到中级工水平,34%达到高级工以上水平,就业率达98.5%以上。全面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共建成一体化教学场地2506个,一体化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47.3%,推动从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转变、从课堂教学向生产教学转变、从书本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积极扩大农村学生招生规模,农业户口学生占比达61%,努力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接班人”“后备军”。 (二)坚持服务产业办学。围绕产业链建设专业链、拓展人才链,技工院校专业与地区主导产业匹配度达70%以上。大力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重点面1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16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依托技工院校建设制造类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3个、省级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75个,年培养制造类毕业生3.78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3.2%。创新实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组织技工院校与华为、京东、科大讯飞等合作共建产业学院,打造数字技能实训基地,开展“一试双证”项目试点,建成数字技能类专业129个,开发区块链应用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数字类职业(工种)评价规范和题库13个。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指导45所技工院校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养老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积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培训,年培养高素质毕业生2100多人。 (三)坚持社会协同办学。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校校、校企、校社合作办学模式,积极打造数字协作、区域合作、产业创新等各具特色的产学研用“技联体”23个,常州技师学院、徐州技师学院、扬州技师学院入选人社部首批示范性技工教育联盟(集团)建设院校。全省技工院校与1830家龙头企业、链主企业、重点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企校“双导师”“双基地”联合培养机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开设订单班、冠名班、企业新型学徒班2005个,共建实训基地1567个,校企无缝对接培养学生8.1万人。24所技工院校开展德国双元制、英国学徒制交流合作,引进国际先进职业教育资源,共开设国际班146个,在校生3172人,已培养具有国际技能证书的毕业生2854人。 (四)坚持资源集成办学。主要是五个赋能:第一,强化政策赋能,去年出台的《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专设“职业教育与培训”一章。推进解决技工院校教师招聘、绩效工资、生均拨款、师资研修等关键问题,优化技工教育发展环境。强化教学赋能,从学校、专业、师资三个层面发力,全省建成省级高水平技工院校20所、品牌特色专业群25个、一体化名师工作室40个,在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上连续三届蝉联冠军。强化培训赋能,充分发挥技工院校主力军、主阵地作用,每年围绕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开展企业职工、新生代农民工等培训40万人次。强化评价赋能,指导85所技工院校备案成为面向社会服务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广泛开展职业资格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年评价发证数占全省总数近50%。强化竞赛赋能,组织技工院校积极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引领“高精尖”学生脱颖而出,技校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7金8银3铜,在近三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3金4银2铜,常州技师学院学生宋彪获得第44届世赛阿尔伯特大奖,盐城技师学院学生余守安获得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电气装置项目金牌。[2023-07-14] |
||
[李建方(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 二、技工院校就业质量白皮书 为全面了解江苏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为技工教育发展“把脉定向”,今年,我们拟制了全国首个省级技工院校就业质量的白皮书。这既是我省实施技工院校提升行动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对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效果的一次摸底评价。为采集信息更加客观真实,我们聚焦毕业去向、就业特点、产业分布、劳动权益、薪酬待遇等维度设计问卷,面向全省技工院校2022届毕业生和相关用工企业开展调研,共回收技工院校毕业生有效问卷25914份、用工企业有效问卷4195份,为进一步分析研判和质量评估打下了坚实数据基础。 白皮书由综述、报告说明、问卷分析、总结评价和改进举措四个章节组成。问卷分析着重围绕毕业生规模结构、毕业去向及就业特点、劳动权益及薪酬待遇、专业关联及职业预期、就业现状和技能培养满意度评价、企业用工情况及满意度评价等六部分进一步展开,用数字说话,系统概括一年以来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特点、企业用工需求和就业满意度情况。同时,综合技工院校办学水平评估、建设就业友好型现代产业体系研究等调研成果,全面分析江苏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剖析学校育人和企业用工、学生专业和从事职业间的关联性、适配性、差异性,得出了一些具体评价。我们认为江苏技工教育,一是服务产业、促进就业成效较为明显。在职在岗的2022届技工院校毕业生当中,50%以上服务以实体经济、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分别有超过10%和接近30%的毕业生供职于国家、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企业。近90%的技工院校毕业生实现稳定就业、升学或入伍,本地就业率77.6%、本省就业率92%,就职于企业人员接近九成,其中近六成在民企工作。二是毕业生薪酬待遇水平相对合理。根据薪酬分布,测算技工院校毕业生月均薪酬水平超过4700元,约为2022年全省私营单位月平均工资的80%,毕业生薪酬福利满意度超过90%。考虑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刚满一年,水平相对合理。三是校企生三方总体评价较高。75%的毕业生对专业和职业表示认可,近85%的毕业生认为从事职业吻合或相对接近自己的职业预期,97%以上的企业对技工院校输送毕业生的工作能力给予充分认可、对技工院校的培养水平表示满意。 可以说,白皮书较为客观呈现了我省技工教育对接产业、服务就业的成效与不足,既为我们坚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增添了信心,也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高水平技工院校建设,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提高培养层次,引导广大青年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之路。 一是统筹优化结构布局。紧扣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现代技工教育体系,推动技工教育与地区人口规模相适应、与地区主体功能相匹配、与地区产业园区相对接,加快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独具特色、全国一流的省级高水平技工院校,充分发挥高水平技工院校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提升全省技工教育水平。 二是加快提升办学水平。聚焦就业友好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健全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先进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支持引导技工院校开设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专业,进一步提升专业与当地主导产业匹配度。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技工院校与重点产业企业合作共建,提高技工教育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营造良好就业环境。深入落实《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推进技工院校毕业生在公务员招录、参军入伍、企事业单位招聘、工资起点标准、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等方面享受相应学历待遇,促进公平就业。增强毕业生劳动维权意识,督促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指导企业建立健全以技能价值激励为导向的工资分配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持续营造崇尚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 我们热忱欢迎广大新闻界的朋友们明天到现场采访、报道。再次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江苏技工教育发展的关心与支持!祝各位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2023-07-14] |
||
[孙李悦(厅宣传中心主任)] 谢谢李处长。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盐城市人社局四级调研员刘江介绍盐城技能人才培养情况。[2023-07-14] |
||
[刘 江(盐城市人社局四级调研员)]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人社工作一直以来的关心支持。我是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刘江,根据新闻发布会安排,由我简要介绍盐城技能人才培养情况。 大家都知道,盐城因盐得名、向海而兴,是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区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城市、中韩产业园地方合作城市,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国际湿地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2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在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位列39位。当下的盐城,正处在快速发展期,厚实的产业基础、强劲的创新动能,为我市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丰厚的沃土,也造就了盐城的技工教育在省内外的口碑和知名度。以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为代表的盐城技工教育不断提档升级,技能人才培养取得了丰硕成果,政产教学研深度融合、世赛国赛不断斩金夺银,我市被省表彰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设区市”、被国家人社部表彰为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先进单位。 我们涵养技能人才好生态。盐城历来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2015年以来,先后推出了“515”和“黄海明珠”人才计划、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意见、优化提升黄海明珠人才政策等系列政策文件,包括盐城市“十四五”人才规划都将技能人才培养纳入当中,特别是将技师班、高级工班享受和大学本专科人才同样待遇。先后出台了《盐城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等技能人才培养政策,为全市培养技能人才12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35万人,为盐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我们搭建技能人才大舞台。构建以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以行业企业和市级竞赛为主体、省级综合性大赛与国家竞赛、世赛选拔赛相衔接的技能竞赛体系,近几年来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354场,带动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超10万人,2万名精工巧匠通过技能竞赛成为高技能人才。建立“市级部门-县市区-行业企业”分级分类职业技能竞赛目录编制体系,每年筛选发目布全市职业技能竞赛录。响应中央、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号召,实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发布数字技能职业(工种)目录 55 个,将其中 13 个职业工种纳入紧缺职业(工种)目录,优化技工院校专业设置,新增数字技能专业 8 个,扩大数字技能相关专业招生规模。健全数字技能评价服务体系,新增备案数字技能评价机构 17 家。 我们打造技能人才强引擎。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2人。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个,省级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8个,省级校企联合实训中心7个。荣获世界技能大赛金牌1个、银牌2个、优胜奖2个,全国技能大赛第一名23个。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电气装置项目赛上勇夺特别赛金牌,实现盐城本土培养选手世赛夺金的历史性突破。 各位媒体朋友,我市技能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离不开部省人社部门的关心指导,离不开盐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大培训”体系优势,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时代工匠”,为盐城“竞逐新赛道、奋进新时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的回答先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2023-07-14] |
||
[孙李悦(厅宣传中心主任)] 谢谢调研员刘江。接下来,进行第三项议程,请张兵校长介绍盐城技师学院办学情况。[2023-07-14] |
||
[张 兵(盐城技师学院校长)] 各位领导,各位新闻媒体朋友: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是首届江苏青年技能周的承办单位,首先,我代表学校一万六千多名师生员工对省内外各位媒体朋友莅临学校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对技工教育和盐城技师学院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向大家介绍一下盐城技师学院办学情况。[2023-07-14] |
||
[张 兵(盐城技师学院校长)] 盐城技师学院是江苏省首批重点技师学院,已有65年的办学历史,是全省办学规模最大的技工院校,也是全省办学层次最高、培养模式最丰富的技工院校之一。目前,校园占地面积近700亩,总建筑面积33万多平方米,设置10个二级学院,开设44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近1.5万人。近年来,在国家和省、市人社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围绕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争当江苏技工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大胆探索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江苏技工教育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作出了积极贡献,努力为全国技工教育改革提供盐城方案、盐城样板。 一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人才培养量质双升。始终坚持党的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和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在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推动凝聚“弘扬铁军精神,培养一流技师”“办有温度的技工教育,育有情怀的时代工匠”和“眼中有方向、心中有情怀、手中有绝活、脚下有力量”的时代共识,引导广大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近年来,在校生规模常年保持在1.5万—2万人之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其中盐城本地就业率在70%以上,专业对口率、就业稳定性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均在90%以上,新生录取分数线逐年提高,录取技师培养层次比例达到45%。 二是积极争取多元投入,发展根基更加坚实。在市委市政府直接关心下,市级财政资金投入1.67亿元更新教学设备,新增万元以上设备1000多台(套);高质量通过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产教融合评审,获得中央直达资金支持4000万元;积极创建全省高水平技工院校系列项目,累计获得专项资金资助2000万元。近三年来,学校教学设备投入达2.5亿元,总值超过学校前40年总和,海洋路校区新建近10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圆满收官,两个校区10个二级学院布局优化调整如期到位,学校环境焕然一新,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形成市场需求旺盛、学生就读意愿强烈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是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内涵建设稳步向前。师资队伍实现高质量,现有教授级讲师30人、高级讲师206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职业教育专家4人,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专家8人,省“333”人才培养对象4人,省五一劳动奖章5人,“江苏大工匠”1人,“江苏工匠”6人。专业设置不断优化,含金量不断提升,现有的10个专业群、44个细分专业中,和数字经济相关专业80%以上,其中,国家重点建设示范专业5个、省示范专业8个、省重点专业29个、省精品课程30个。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建成省级一体化教学名师工作室3个,实施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专业35个,编写一体化课程教材学材48门,一体化教师占比超过90%。竞赛实训体系更加完善,连续承担5届世赛集训任务,我校选手余守安勇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电气装置项目金牌,近几年集训基地和学校选手荣获世赛2块金牌、3块银牌,荣获国家一类大赛一等奖9个,全省一类大赛第一名46个。 四是丰富拓展办学功能,融合发展成效显著。近三年来,先后与盐城国家高新区等7个重点园区签署技能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与盐城市23条产业链112家“链主”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与京东、碧桂园等多个数字经济头部企业组建产业学院;开展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近6万人次,技能评价近7万人次,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超5000人;积极履行国家使命,选派6名骨干教师、捐赠近300万元设备,完成西藏、新疆、青海对口援助任务。目前,我校已经成为全市乃至全省融合技工教育、职业培训、技能评价、竞赛集训、公共实训、产教融合、就业服务、创业指导等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2023-07-14] |
||
[张 兵(盐城技师学院校长)] 下一步,我们将以承办首届江苏青年技能周活动为新的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省重点技师学院的使命担当,不断彰显技能人才培养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努力为江苏技工教育高质量、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展示新作为、贡献新力量!我的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2023-07-14] |
||
[孙李悦(厅宣传中心主任)] 感谢张校长的介绍。由于时间安排,今天没有集中提问环节,会后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同我们进一步交流联系。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2023-07-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