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书记:“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人才工作部门要把识才作为一种智慧,坚持市场发现、市场评价、市场认可,既要有站在学术前沿、掌握关键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标志性领军型人才,也要有掌握绝技绝活的能工巧匠、拥有独门手艺的乡土人才,还要有在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崭露头角的新型人才。”
《关于实施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的意见》:“到‘十三五’末,选拔培养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江苏‘三带’名人500名左右,在市县有一定带动力的江苏‘三带’能手1000名左右,入行时间不长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江苏‘三带’新秀3000名左右。支持乡土人才立足技艺技能创新创业,建设一批乡土人才工作室、乡土人才企业和‘乡土人才+特色产业’小镇(园区),让乡土人才真正‘香’起来、多起来、强起来。”
无 锡:“太湖人才计划”2.0版本出炉,明确对拥有本土技术的人才,参照享受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相应待遇。
连云港:2017年年初推出《连云港市乡土人才“智·富”行动实施方案》。
宿 迁:2017年6月底,启动“千名拔尖人才培养工程”, 明确将乡土人才纳入其中。
江苏人才新政26条:“要培养、用好本土人才,也要更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发掘和培养各领域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等乡土人才,加强乡土人才技能培训和技艺传承,制定支持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的系列政策。”
南京高淳:评选聘任12名“乡土专家”,给予人均2万元奖励。
扬 州:从2013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市十大能工巧匠评比,着重从乡土人才中选拔贡献突出、水平达到行业标杆同时又有鲜明扬州产业特色的高技能人才给予表彰,提升乡土人才的社会地位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