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3年,全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真落实省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劳动保障监察培训考核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按照分类分级原则科学组训,圆满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劳动监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理论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现将培训工作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年度培训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013年,全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加大劳动监察队伍培训力度,着眼层级,固强补弱,严格培训工作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按需施训,狠抓培训质量和效果。全省劳动保障监察条线共组织参加各类培训、学习862期、参训人员28199人次。其中,省厅组织了三期专职监察员培训考核和一期复训考试,培训新领(换)证人员457名、复训36名,有452名考试合格领(换)了新证;省厅组织指导苏州、盐城、南通、扬州、镇江、宿迁市分别组织实施了8期1050名兼职监察员新领(换)证培训考试,为1041名合格人员制发了新证;协助指导南京、徐州、连云港等市组织37期3130名监察协理员新领(换)证资格培训考试,为3104名合格人员制发了新证;各市、县(市、区)根据需要结合业务工作特点自行组织了各类人员进行岗位业务学习培训724期,受训人员达22779人次;省内外、市县(区)异地定向选送、外派培训等90期,受训人员818人次。 二、各级做好培训工作的主要特点 全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针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面广、涉及法律法规多的特点,科学制定培训计划目标,创新培训工作思路,改进培训工作方法,确保了各类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一)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得到强化。各级严格按照《江苏省劳动保障监察员管理办法》,把好资格准入关,突出了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一是省厅把抓好专职劳动监察员的培训考核作为队伍培训的重点,制定下发了《江苏省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资格培训大纲(试行)》,并在实际操作中狠抓落实;二是大力推进了全省劳动监察培训考试题库建设,召开全省培训考试命题质量提升研讨座谈会,请专家讲课指导,对分级分类培训考试命题进行了相对规范和统一;三是省、市各级精心组织各类培训,突出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岗位必备的实际操作,采取基础理论知识讲解、案例研讨、疑难问题解答等有效形式进行授课,切实提高了参训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二)专业队伍综合能力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各级在抓好资格培训工作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劳动监察队伍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苏州市坚持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通报、分析工作中的典型案件,切实提高监察员的工作经验和执法水平;南通市增设了军事素养、心理辅导和谈话技巧等培训课程,培养及时捕捉投诉人的心理变化和相互沟通的技巧,提升了工作效率;镇江市先后制定了《支队作风建设和目标管理日常考核工作实施细则》、《支队工作人员德、能、勤、绩、廉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考核制度,以考促学,强化管理,促进队伍素质提升。 (三)岗位业务学习培训实效明显。抓好岗位业务学习培训,是加强劳动监察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常态化工作。全省各级十分重视岗位学习培训,力求抓实抓细、不走形式,做到区分各类人员,根据岗位需求安排不同学习内容和重点,分类指导,收效明显;省厅组织开展了全省劳动监察典型案例分析交流座谈会,通过各地在执法实践中遇到的典型案件和突出矛盾,分析工作形势,探讨解决办法,改进预防措施,提升了劳动监察执法效能和水平;各级针对新法新规的出台,及时组织宣讲,邀请专家授课,使监察人员将新的法规尽快融入实践;常州市围绕劳动监察重点工作,开展了书面审查、信息采集、案件研讨等六个专题的业务学习活动;徐州、镇江市定期组织业务骨干开展案卷和疑难案件现场评析会,采取一案一评的方式,对各地立案处罚案卷进行现场研讨把脉。 (四)创新培训方法形式灵活多样。为有效提升培训质量,确保培训效果,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加大劳动监察培训工作的投入,拓展培训形式,创新培训手段。镇江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在市局门户网站开辟“网上学校”专栏,建立网上学法培训考试平台,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网上学校”在线培训和考核;淮安、盐城、南通等市通过监察和企业QQ平台,不定期地把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对劳动监察人员进行在线辅导,用人单位劳资人员之间相互沟通交流、释疑解惑;泰州市组织了劳动保障监察联动举报投诉平台操作培训,推进了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模式的创新;宿迁市将业务培训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在业务能力培训中纳入作风建设内容,激发了广大劳动监察队伍积极进取的工作热情。 三、当前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年来,全省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抓队伍培训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按照队伍能力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一是有些市、县(区)对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忽视业务培训的作用,以至培训方法简单、流于形式;二是少数人员对资格培训考核的认识有失偏差,把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过重寄望于短期培训,不注意平时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积累,考核成绩差距较大;三是机构编制员额较少与监察任务繁重的矛盾突出,培训的经费保障不足,制约着培训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四是全省各地培训需求与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缺乏专业和社会师资资源的支撑。 四、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的几点要求 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培训工作是一项基础工程,培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劳动监察执法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劳动监察队伍培训管理工作,形成劳动监察队伍培训工作保障的常态化机制。一要加强各层级队伍的培训管理。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把队伍培训作为推进工作、提升人员素质的重要抓手,适时组织新法新规、业务知识的学习。省辖市要抓好兼职劳动监察员的队伍培训管理,组织指导各县(市、区)抓好劳动监察协理员的培训工作,确保各类人员每年集中培训时间的落实。二要创新培训的方式方法。要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要利用网上平台大力推行网络学习模式,定期通报学习情况;要针对专业、经历、年龄和能力等差异,组织相近的人员进行集中轮训,缩小业务差距。三要落实培训效果评估制度。要在落实培训计划任务的基础上,检验培训工作的质量效果。各级要对培训课目与课时的设置、培训实施效果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进行实时评估,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附件:2013年全省劳动监察队伍培训情况统计表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4年1月28日
附件下载 :2013年全省劳动监察队伍培训情况统计表.xls
索 引 号
550232674/2014-00362
分 类
劳动就业
发布机构
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发布日期
2014-01-28 00:00:00
名 称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13年全省劳动保障监察培训工作有关情况的通报
文 号
苏人社发[2014]30号
关 键 词
内容摘要
关于2013年全省劳动保障监察培训工作有关情况的通报
时 效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13年全省劳动保障监察培训工作有关情况的通报
点击查看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