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索  引  号
550232674/2019-00659
分       类
政协提案结果
发布机构
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发布日期
2019-07-12
名       称
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306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苏人社复〔2019〕152号
关  键  词
 
内容摘要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30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19-08-20 来源: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 字体:[        ] 字体:[        ] 点击量:
点击查看原文件:


周建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保障就业市场平稳过渡的建议》收悉,经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现答复如下:


        一、制造业是我省就业的“储水池”。江苏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就业大省,也是制造业大省。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9.26万亿元,其中二产增加值4.12万亿,占比44.5%;年末常住人口8051万人,就业人员4751万人,其中二产从业人员2033万人,占比42.8%。这几年,国家和省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通过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创新创业、加快城镇化步伐,构建实体经济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着力稳定和促进就业,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在就业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5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期末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4.4%、2.97%,保持了就业局势的稳定。


        二、加快人工智能应用是我省制造业发展方向。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坚持把智能制造作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抓手,率先从引导企业建设智能车间层面“破题”,智能制造发展加速。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设省级示范智能车间728个。同时,为支持企业积极应用智能装备和软件系统,加大技改升级力度,推进实施了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综合奖补政策,自2017年以来累计支持超过1200家企业,安排资金近8亿元。当前,我省正以设备更新和系统升级为重点,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编制402项总投资超7000亿元的重点工业投资项目计划;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提高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鼓励市县开展本级示范智能车间建设,建立上下联动、分层推动的工作体系,着力推动“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转变。


        三、发展人工智能是提高就业质量的有效手段。党的十九大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提出了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目标。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就业提出新期盼,迫切需要开发和挖掘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一方面,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利于将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简单重复劳动、危险环境作业的产业工人解放出来,有效提高生产制造效率,改善工人工作环境,提升工人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形成一个新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技术链和人才链,创造一批高技术高质量就业岗位。

        同时,正如您在提案中指出的,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应用对就业有一定的挤出效应,需要引起高度关注。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引导,综合施策,进一步推进制造企业改造升级,加大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强化就业服务,确保全省就业局势稳定。一是加快技术改造设备更新。顺应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实施江苏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鼓励企业进行新兴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升级改造,引导企业开展高水平、大规模技术改造。二是加强就业形势监测研判。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和智能制造转型对我省就业的影响”专题调研,加强对制造业企业用工特别是一线工人用工情况的监测,定期组织开展就业形势分析,提前做好研判和预警。三是加大援企稳岗支持力度。抓好减税降费、稳岗返还等政策落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转型企业高质量发展,帮助企业稳定扩大生产经营,减少岗位流失。四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制定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2年),培养培训更多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企业转型升级对产业人才的需求。对参加培训的待岗、转岗和失业职工,培训期间按规定给予生活费补贴。五是拓宽转岗就业创业渠道。助力转型升级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裁撤冗员,加快发展现代金融、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旅游休闲、健康养老、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拓展就业创业新空间。六是优化服务促进供需对接。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用,提前采集并储备一批就业岗位,对一次性裁员50人以上的企业,免费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对成批次、成建制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及时办理失业登记,并免费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培训等服务;符合条件的,及时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给予重点援助和优先帮扶。

        在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我们将持续有效保护传统特色产业,且进一步加大对特色传统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是发展文化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扩大增强其在文化产业的应用和发展,逐步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推动文化产业进一步向实体经济转化。二是打造文化品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着手,鼓励传统手工业者、非遗传承人自我创业,并予以资金扶持;打造文化品牌,形成文化产业链,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发展非遗活态传承,进行跨界创新。三是加强资金支持。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加快推进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鼓励文化企业开发高品位、有特色、多样化的文化创意产品,对文博、文创、非遗产品开发项目,省级财政将继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感谢您对全省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