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索  引  号
550232674/2022-00181
分       类
政协提案结果
发布机构
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发布日期
2022-04-29
名       称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573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苏人社复〔2022〕24号
关  键  词
 
内容摘要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57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2-04-29 来源: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处 字体:[        ] 字体:[        ] 点击量:
点击查看原文件:

徐建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注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问题,做好扶贫后半篇文章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提案中关于逐步创造条件提高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缴纳基数,逐年提高养老保险领取额度的问题,我们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近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适度提高缴费档次和金额

目前,省规定个人缴费标准为每年1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12个缴费档次,其中100元缴费档次原则上只适用于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同时也规定各地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当调整缴费档次,原则上不超过当年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缴费额。淮安市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由14档调整为8档:100元、500元、800元、1200元、2000元、2500元、3500元、5000元及以上;其中100元缴费档次只适用于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参保群众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缴费档次。

对致贫返贫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我省规定由地方政府为其代缴最低标准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用,确保上述4类人员达到规定的领取条件时,能够享受社保待遇。

二、逐年提高省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省委、省政府连续3年把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列入民生实事项目,并作为对各设区市高质量发展考核的内容。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73元提高到187元,比国家规定标准高出94元,较上年增长8%,这是我省连续第11年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十四五”期间,省定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预计将保持稳定的幅度递增。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支付能力,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目前,淮安市各县(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养老金标准均达到或超过省定最低标准,其中最高的是经济开发区,标准为228元;最低的是淮阴区,标准为187元。

三、开展课题攻关和成果运用

为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筹资渠道,增加个人账户资金积累,提高领取待遇水平,2022年省人社厅选取部分设区市组织课题攻关和成果运用试点,为在全省推广做好准备。一是指导无锡市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补贴城乡居保试点,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补贴其成员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增加个人账户资金积累,提高个人领取待遇水平。二是指导盐城市、扬州市、淮安市推广运用与个人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相挂钩的激励办法,引导个人“多缴费、长缴费”,促进待遇确定和待遇增长两项机制良性发展,提高个人领取待遇水平。三是指导苏州市开展基本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课题研究,探索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为实现区域内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均衡化做好政策储备。

淮安市为引导城乡居民主动选择高档次标准缴费,建立多缴多补的缴费激励机制,选择100元缴费档次的,每人每年补贴不低于30元;选择500元缴费档次的,每人每年补贴不低于60元;选择800元缴费档次的,每人每年补贴不低于90元;选择1200元缴费档次的,每人每年补贴不低于120元;选择2000元缴费档次的,每人每年补贴不低于150元;选择2500元及以上缴费档次的,每人每年补贴不低于200元。

目前,我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逐年提高,截至2021年底,人均领取待遇水平达291元/月,较上年提高36.28元,暂居全国第5位。随着各项激励措施落实到位和试点成果在全省推广运用,我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感谢您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后续工作开展情况,我们将适时向您汇报。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2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