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政策“金桥”,建信息“鹊桥”,连发展“心桥”。今年以来,盐城市县两级人社部门多措并举、四管齐下,用真心、付深情、倾全力寻求用工服务最优解。近期,射阳人社服务重点企业比亚迪用工的事例,成为盐城人社部门服务企业用工保障的生动范例,赢得市场主体和广大求职者的充分认可。
一、百人百企“心连心”。没有对企业的真切了解,就不会有服务的精准有效。射阳人社部门依托全市人社系统开展的“千名党员、服务千企”专项行动,组织百名党员挂钩联系县内331家重点用工企业,发放服务项目清单和调查问卷礼包,全面了解企业发展需求,既建立健全人才用工数据库,又帮助企业制定个性化招聘方案,多渠道满足企业用工需求。通过挂钩服务节点,精准推送本县助企纾困18项政策措施,同时将上级关于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女职工二胎三胎社保补贴、一次性扩岗补贴和一次性留工补助、“黄海明珠”人才引进等惠企政策落实落细,确保所有企业应享尽享。突出劳动用工对接服务,精准推出“一企一策”,逐个制订服务方案,健全完善协调机制,发挥部门、镇区和企业三者合力,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一体推进的招工服务新格局。
二、线上云上“点接点”。线上访谈,云上相会,既是新招,又是高招。今年6月,为了解决省重点项目比亚迪的用工缺口,射阳人社通过“射阳e就业”平台和“云智聘”小程序,常态化开展线上招聘,多渠道推介招聘岗位,并在各镇区在外务工人员群、村居社区网格群、朋友圈等途径广泛宣传。联合三大网络运营商,先后向县内18-45周岁劳动人口推送招工短信58.2万条。制作微信招工链接,通过“射阳人才”、“射阳就业”公众号开展个性化用工宣传服务。尤其是探索“带岗直播”新模式,让求职者跟着直播镜头畅游比亚迪厂区的生产、生活场景,打通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信息壁垒,让双方能够直观高效地加强了解,实现人岗匹配。此次直播累计吸引3.5万余人次在线观看,让好工作“触”屏可及,供需间两厢情愿。同时,结合组织村居干部现场参观体验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影响,让“比亚迪招工”迅速成为街头巷尾热议话题,吸纳更多返乡群众就近到比亚迪就业。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正式入职各类技术和专业岗位1000余人。比亚迪射阳企业负责人对盐城人社部门全方位、全要素招工大为感动,认为人社部门在企业用工和大众求职之间架起了一座畅通的立交桥。
三、赶集赶场“面对面”。为有效提高用工实效,射阳人社在全县15个镇区20个点位和5个县外点位,组织60余名干部员工与企业一起发放招聘简章3万余份,不间断赶集赶场,面对面驻点招工。在每日定点招聘的基础上,跟随乡镇流动集市摆摊设点,开展赶集招聘,继续扩大招工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巧用人员聚集性流动性强的特点,打通了招工的“最后一公里”。还利用夏季时令开展接地气的夜市招聘,这种夜市摆摊求人才、群众乘凉选岗位的新鲜模式,让准备换岗的求职者更为从容,白天忙碌的人群也能参与求职,有效提升了招工的人气。
四、专场专班“手牵手”。为了广泛吸纳人才,实现专业对接,该县人社部门成立用工服务专班,及时研究会办,强化协调沟通,分组现场指导招聘工作。由人社局长带队,联合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和明达科技学院,举办比亚迪专场招聘会,推行比亚迪冠名班和委培班,保证人才可持续供给。向市内职校、技校、中专校发送招聘简章、服务链接并函请协助,重点向近三年毕业生推介比亚迪用工引才信息,委托开展校园专场招聘活动。依托射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用工对接,发挥市场中介机构力量,帮助比亚迪进行常态化招工引才,持续性保障供需匹配度。截至8月底,该县为各类企业组织线上线下招聘69场次,意向合格8000多人、正式入职62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