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县动态
年度“红榜”发布!无锡社保经办服务加速度更有温度!
发布日期: 2023-04-21 来源: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字体:[        ] 字体:[        ] 点击量:
点击查看原文件:

近日,无锡市社保中心发布一批社保经办服务案例“红榜”,树立鲜明导向,引导干部提升站位、拉高标杆,积极为群众提供更便捷高效、更温馨优质的社保经办管理服务。具体有哪些案例上榜,一起来看看吧~

案例一

推动政策找企  加快缓缴直达

图片上榜理由:为缓解疫情影响,国家、省、市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的政策。市社保中心依托“数字画像”,对参保企业信息进行标签化处理,自动搜索、自动识别符合条件的企业,以“政策找企”方式推动缓缴社保费政策直达快享,用精准化服务为市场经济主体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至2022年底,市区共有316家企业申请缓缴社保费,位居全省第二,共计缓缴社保费1.27亿元。

案例二

创新活动载体  乐为夕阳添彩

案例简介:我市打造“锡阳乐·社保情”退管服务品牌,推出乐“赏”、乐“学”、乐“助”、乐“享”、乐“闻”五大主题,举办“流金岁月·时光记忆”怀旧老物件展示体验活动,40多个街道共征集到老物件300多件,参观展览6600人;举办智能手机应用培训500多场次,帮助退休人员跨越“数字鸿沟”,共享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创建“蒲公英”老年急救互助志愿队,1260名积极分子赴23个社区开展相关活动;组织“诵千古诗词·增文化自信”社保诗词征集活动。通过新闻报道、网络互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展示,营造适老便老尊老的浓厚社会氛围。

上榜理由:2022年,市社保中心紧抓老年群体的服务需求,首次激发市场参与活力,首次走进华莱坞电影产业园、市民中心等重点场所展示成果,首次通过新闻媒体全程参与报道、网上视频云展等扩大影响,实现了活动形式从单一分散向丰富整合转变、工作路径从政府主导向政府主导和市场参与并重转变、社会影响从参与面较窄向受益者众多转变,普惠化、市场化、品牌化效应有效提升。全年共举办1291场主题活动,同比增长47.71%;参与人次达11.29万人次,同比增长18.84%。

案例三

主动服务群众  找回缴费年限

案例简介:2022年3月,灵活就业参保人员张某意外去世,社保梁溪办事处为其办理遗属待遇结算审核时发现,其114个月的实际缴费月数中有一段军龄补缴年限,当即拨打家属电话告知需提供职工档案进行军龄年限确认,另一端的张父因不熟悉具体办理流程加上丧子之痛变得紧张不安。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其所在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帮助张父借阅档案、跟踪服务,按业务流程移交送审后成功确认25个月视同缴费年限,避免了家属跑腿和因年限缺失少领14436元抚恤金的问题。

上榜理由:工作人员主动帮助当事人借阅档案,对死亡人员的工龄、养老待遇领取月数、遗属基本信息等资料细心把关,最终帮助家属找回差点遗落的军龄年限,顺利完成待遇结算。经办服务需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换位思考,多一些共情倾听,尤其是办理丧葬抚恤金业务时,提供更多陪办式、亲情化的便民服务,在人文关怀中抚慰事主悲痛心灵,用温暖服务赢得民心。

案例四

企业不用垫资  工伤出院即报

案例简介:戎女士在工作中不幸左手指骨折被认定为工伤,一直在第九人民医院进行救治,出院时使用社保卡成功完成了工伤医疗费用结算。两万多元的住院总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直接支付19816.64元,单位实际支付不到2000元。其单位经办人感慨到:“现在真方便,只要尽早完成工伤认定,再也不用垫付资金跑去窗口报销了!”工伤联网结算新模式切实减轻参保单位和职工先行垫付医疗费用的压力,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上榜理由:发生工伤事故到报销医疗费用,从原来至少3个月的时间到现在出院即报,这一便利得益于工伤联网结算机制的推行。以九院、904医院等医院为试点,市社保中心对系统接口进行改造优化,借助医疗机构职业康复工作的力量,协助企业快速完成工伤认定,保障联网结算顺利进行。至2022年底,工伤医疗费联网结算量达18122人次,结算金额3454.09万元,均位于全省前列。

案例五

新增业务下沉 方便就近办事

案例简介:毕女士工作的企业位于马山街道,距离社保滨湖办事处路途较远,办理业务往返时间要小半天。针对企业诉求,市社保中心开展多方调研,梳理下沉事项清单,新增了企业社会保险登记等43项高频低风险事项下沉至马山街道,极大方便了当地企业群众办事,该举措被列入无锡市第36批“微幸福”民生工程事项清单。在此项工作基础上,依据人口密度、办事频次等因素,市社保中心在辐射居民多、经办能力强、服务水平好的6个镇(街道)设立首批“就近办”示范点,不断提高社保经办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上榜理由: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是社保经办机构开展工作、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坚持融合各方资源,延伸服务触角,以点带面、探索路子、积累经验,从局部到全域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这一创新举措为社保公共服务下沉提供了有益借鉴。下一步市社保中心将不断借助基层平台、合作银行力量,持续深化社保服务“就近办”工作,着力打造“家门口的社保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