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索  引  号
550232674/2023-00743
分       类
人大建议结果
发布机构
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发布日期
2023-06-12
名       称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7007号建议的答复
文       号
苏人社复〔2023〕194号
关  键  词
 
内容摘要
 
时       效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700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3-06-12 来源:农民工工作处 字体:[        ] 字体:[        ] 点击量:
点击查看原文件:

夏晴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人才下乡,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人社部门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承担政府人才综合管理服务职能,积极主动担当作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城乡人才统筹使用和服务保障,为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一是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向基层流动。实施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定向设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组织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公开招聘,会同省卫健、教育部门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下达,每年培养1200名乡村医生和2000名乡村教师,引导更多乡村公共服务人才扎根乡村、服务基层。二是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在全国率先建立乡土人才职称评价制度,制定《江苏省乡土人才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有序开展初、中、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职称评价工作,有效畅通了乡土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截至目前,全省评选产生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285人,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828人,初、中级职称近万人。开展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示范工作室、传承示范基地遴选建设工作,对省级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和传承示范基地分别给予10万元和100万元资助,累计建成省级乡土人才培育载体420个、培养各类乡土人才19万人次。三是鼓励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到基层就业创业。会同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等部门继续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每年招募40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苏中、苏北地区乡镇(街道)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帮扶乡村振兴等工作。加大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力度,开展创业指导专家团基层行,加强苏北返乡创业园、创业示范基地等各类创业载体建设,引导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乡村能人就地创业。开展“苏北发展特聘专家”选聘和专家服务基层系列活动,创建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智力向农村集聚、智力资源下沉乡村。四是加大政策激励保障力度。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打破绩效工资比例限制进行自主分配。配合省有关部门做好“江苏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大力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无障碍参加职工社会保险,持续健全养老保险城乡制度衔接和区域转移机制,有力促进人才资源在城乡、地区之间的顺畅流动。

针对您在提案里提出具体问题和建议,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构建由县级党委政府主导,校、村、企联合的育人体系,在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等方面持续发力,拟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聚焦“招得来”,进一步放开经济薄弱地区基层事业单位岗位开考比例限制。组织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公开招聘,简化招聘程序,可直接通过面试考核等方式确定聘用人选。继续加强乡村医生和乡村教师定向培养。逐步扩大“三支一扶”计划招收规模,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医、支农和帮扶乡村振兴等工作。制定出台《关于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的通知》,支持返乡农民工和农民自主创业。二是聚焦“留得住”,针对乡村教师、基层卫生人员和农技人员,实施“定向设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允许基层结合实际设置定向岗位,单独进行职称评审,所评职称只能在定向岗位使用。针对“三支一扶”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实施基层公务员定向招录、事业单位专项招聘,鼓励他们继续留在农村基层工作。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实施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进一步完善薪酬激励政策。三是聚焦“用得好”,完善乡土人才激励评价机制,开展乡土人才职称评审,在享受政府特贴人员、省突贡专家、江苏技能大奖等重点人才项目评选中加大对乡土人才的支持力度。推进省级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和传承示范基地建设,定期举办乡土人才技艺技能大赛和乡土人才建设成果展,组织省级乡土人才高级研修班,引导更多乡土人才扎根乡村。构建专家人才服务基层常态化工作机制,积极开展项目对接、科技推广、技术咨询等服务活动,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引导专技人才通过项目合作、短期工作以及兼职等形式到基层服务。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3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