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南通市高校毕业生相关做法
发布日期: 2023-06-02 来源:稳就业工作专班 字体:[        ] 字体:[        ] 点击量: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吸引高校毕业生来通返通就业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政策支持、服务助力等,吸引高校毕业生“通通来”。2022年,全市新增就业参保高校毕业生4.81万人,创历史新高。今年1-4月,又新增1.42万人,同比上升108%。

提质扩容:一是充分释放政策活力。出台“惠民十条”“春节期间稳岗九条”等措施,推出“稳岗、留工、扩岗”政策包,着力保市场主体,稳住毕业生就业基本盘。实施扩岗补助免申直达,今年已向2469家单位发放资金896.1万元,新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近6000人。二是持续拓展就业空间。挖掘政策性岗位潜力,人社会同教育、卫健等部门发布2344个事业单位招聘岗位,其中面向高校毕业生1251个,占比达53.4%;新招聘911名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和村工作。释放市场化岗位动能,人社会同工信、国资、金融管理等部门,开展服务市场主体大走访活动,完善专班化服务机制,设立“人才服务专员”,动态编制岗位需求目录,今年1-4月已征集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5万个,8月底前再新增2万个,全年总数达10万个以上。三是全面激发创业活力。夯实创业载体建设,推荐8家省级创业示范基地入围A类基地。评选13个省级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并成功备案。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去年以来扶持大学生创业4090人。发布数字技能人才紧缺工种目录20余个,上调补贴标准,助力灵活就业。

铺路架桥:一是特色化引才。继率先在全省建立从大专生到博士后的青年人才津补贴体系后,再次将青年人才生活津补贴享受期限从3年延长至5年。近两年来政策虹吸效应持续显现,享受补贴的本硕博毕业生留通率均超90%以上。在省内首个通过人大确立“人才日”。开展就业指导“咖扉说”系列活动,引导学子来通就业。二是智能化匹配。着力完善“城市环境VR展厅”“高校生源信息查询系统”“精准就业小程序”“就业档案”“政策雷达”集成系统,确保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可以全时段一键对接、实时交互、精准匹配。三是长效化服务。对有意来通就业、符合南通产业需求、初始匹配不成功的学子,加强信息跟踪,持续进行岗位推荐,二次匹配成功率达到三成以上,尽最大可能把人才引入南通。

拴心留人:一是开展嵌入式宣传。在全市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三支一扶”等各类考场外设立人才服务点,精准投送人才政策、发布优质岗位;借助南通啤酒嘉年华活动,组织20余场“人才夜市”,提供岗位1.5万个;加入全国高校网络组织人才招聘,去年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达1400多场,服务用人单位近两千余家次。2022年,全市新增高校毕业生中18-40岁群体在全市新增就业参保人数中占近80%。二是实施广覆盖邀约。打造立体式宣传矩阵,依托省、市媒体及全国200多所高校平台,广泛向通籍学子发出邀约,获得热烈回应。征集企业引才需求9600多个、收到各类毕业生简历逾万份。三是提供沉浸式体验。抢抓大学生新春返乡“窗口期”,推出系列活动,喊话通籍学子回通就业。组织140多名通籍学子代表看南通活动,亲身感受家乡发展变化和美好前景。举办百名学子新春座谈会,场内场外互动、供需洽谈互动、政策问答互动,县(市、区)及企业拿出丰厚人才政策,诚邀其与南通共创美好未来。

下一步,我市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等,创造更多有利于发挥高校毕业生智力专长的就业岗位,致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进入就业市场的适应力和匹配度,千方百计为毕业生做好就业服务,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