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善用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 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
发布日期: 2023-08-23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字体:[        ] 字体:[        ] 点击量:
点击查看原文件:

2022年12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为我们做好调查研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反复强调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这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问题。

调查研究要在求“深”上下功夫。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做到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要在求“实”上下功夫。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是不行的!比如,有些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有些领导干部不愿正视现实,不敢讲真话,报喜不报忧。这些现象都是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在调查研究中,我们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避免浮在表面、流于形式。

调查研究要在求“细”上下功夫。调查研究是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现在通信很发达,通过打电话、发微信、看材料也能了解很多情况,但毕竟隔了一层。对过去蹲点调查、“解剖麻雀”等方法,要学习、要弘扬,同时又要不断改进方法和手段。既要抓点、搞好典型调查,也要注重调查研究对象的广泛性,用好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重视听取各方面意见,立体式地进行分析,三思而后行,不能以点概面,以偏概全。

调查研究要在求“准”上下功夫。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即使花再多的时间亲力亲为,也难免有其局限性。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遵循调查研究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调研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效率和效益。具体来说,对于调研得来的大量材料和情况,要认真研究分析,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

调查研究要在求“效”上下功夫。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毛泽东同志曾十分形象地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调查结束后一定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切实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要有较强操作性,做到出实招、见实效。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我们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胸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党中央重要法治建设规划、重大立法事项、重点改革举措等,深入调查研究,集中进行攻关,服务政法工作现代化,服务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