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索  引  号
550232674/2024-00696
分       类
人大建议结果
发布机构
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发布日期
2024-06-20
名       称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019号建议的答复
文       号
苏人社复〔2024〕184号
关  键  词
 
内容摘要
 
时       效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019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06-20 来源:省职业介绍中心 字体:[        ] 字体:[        ] 点击量:
点击查看原文件:

张奎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落实大农业观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人社部门立足职能职责,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助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鼓励支持就业创业。创造性开发公路建设与管护、治安巡防等乡村公益性岗位,2023年共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268个,安置农村低收入人口等困难群体1626人。多部门联动开展“春风行动”“春暖农民工”等专项活动,打造省级劳务品牌55个,新建就业富民乡村振兴基地17个,建成332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新增规范化零工市场35个,满足农民工等群体多样化就业需求。联合发改、教育等13部门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组织开展创业指导专家基层行、“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等活动,2023年共为11.6万名农民精准落实创业政策并扶持自主创业。二是加强技能培训力度。开发一批适合农民需求的培训项目工种并纳入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紧缺型职业(工种)目录,支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以工代训,有效落实登记失业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和在岗农民工补贴培训政策。加快建设实名管理、直达到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云平台,推动江苏工匠课堂上线,推进“云眸工程”试点建设,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上岗率、职工培训稳岗率、创业培训合格率监测,提高培训针对性、有效性,2023年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35.57万人次。三是强化社会保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以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为重点,持续推进精准扩面、稳定参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2023年调整为每人每月208元,高于国家最低标准105元。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百镇千村”集体补助计划,累计为21万人筹集补助资金超1610万元。为符合条件的致贫返贫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重度残疾人等48.36万人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1.25亿元。四是引导人才返乡入乡。会同卫健、教育等部门每年培养至少1200名农村订单定向乡村医生和2000名乡村教师。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每年招募40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苏中、苏北地区乡镇(街道)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帮扶乡村振兴等工作。开展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示范工作室、传承示范基地遴选建设工作,累计建成省级乡土人才培育载体560个、培养各类乡土人才逾20万人次,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振兴、带动群众致富的“三带”作用。在全国率先建立乡土人才职称评价制度,累计评审产生1113名高级职称乡土人才。创建省级专家服务基地6家,开发涉农专家服务基层项目4个,引导专家人才服务镇村。

针对您提出的具体建议,下一步,我们拟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聚焦就业增收,助推产业融合发展。提请省委省政府印发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推进《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立法,制定实施新一轮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推动实现公平就业、稳定就业、体面劳动。深入实施劳务品牌培育建设工程,推动“一县多品,一品一策”,新增打造省级劳务品牌不少于50个,充分发挥集聚产业、扩大就业作用。加大就业帮扶力度,省市县联动开展“就在江苏”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品牌化就业公共服务活动,高频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为困难群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开发更多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农村零转移家庭、残疾人、低收入人口等特困群体就业。优化提升300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并推进站点向镇村延伸,加大政府购买就业公共服务力度,兜底帮扶3万名困难群体就业。落实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建立健全创业带动就业扶持长效机制,加大富民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税收优惠、创业补贴政策落实力度,引导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乡村能人就地创业。组织开展创业指导专家基层行活动,加强创业登记实名制管理,制定公共创业服务指引,力争全年支持农民创业5万人以上。大力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无障碍参加职工社会保险,持续健全养老保险城乡制度衔接和跨区域转移机制,稳步提高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待遇水平,有力促进人才资源在城乡、地区之间的顺畅流动。二是聚焦技能提升,助推产业融合发展。面向农民工大力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数字技能提升行动、乡村工匠培育等专项培训计划,推行技能培训上岗率、职工培训稳岗率考核评价体系,落细落实政府补贴类培训政策,切实提升技能水平,促进供需对接。健全技能人才支持政策,研究分类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统筹推进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帮助有返乡意愿的农民工提升职业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强化产训融合,围绕农村产业链精准构建培训链、人才链,鼓励支持培训机构与农村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培训项目和课程资源,通过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方式,有效贯通岗位需求和课堂教学。深化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技工院校与相关企业深度合作,指导培训机构大力开发适应乡村产业需求的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进一步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持续推进技能脱贫千校行动,支持农村低收入人口所在家庭“两后生”就读技工院校。三是聚焦人才振兴,助推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放开经济薄弱地区基层事业单位岗位开考比例限制。组织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公开招聘,简化招聘程序,可直接通过面试考核等方式确定聘用人选。继续加强乡村医生和乡村教师定向培养。逐步扩大“三支一扶”计划招收规模,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医、支农和帮扶乡村振兴等工作;针对“三支一扶”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实施基层公务员定向招录、事业单位专项招聘,鼓励他们继续留在农村基层工作。针对乡村教师、基层卫生人员和农技人员,实施“定向设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允许基层结合实际设置定向岗位,单独进行职称评审,所评职称只能在定向岗位使用。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实施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进一步完善薪酬激励政策。完善乡土人才激励评价机制,开展乡土人才职称评审,在享受政府特贴人员、省突贡专家、江苏技能大奖等重点人才项目评选中加大对乡土人才的支持力度。构建专家人才服务基层常态化工作机制,开展专家服务基层系列活动,积极开展项目对接、科技推广、技术咨询等服务活动,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引导专技人才通过项目合作、短期工作以及兼职等形式到基层服务。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4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