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银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民办技工教育发展,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快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着力打造新时代“江苏技校”品牌,全省技工教育的办学规模、办学实力和发展质量持续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全省共有45所民办技工院校(技师学院4所,高级技工学校3所,技工学校38所),占全省技工院校的38.5%(下同),在校生9.1万人,占32%,每年招生数保持在3.5万人左右,占35%,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在促进民办技工教育方面主要做好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注重顶层设计,合理规划民办技工院校发展。制定江苏省《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明确全省技工教育包括民办技工院校的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建立以国家级、省级重点技工院校为骨干,公办、民办相结合的技工教育培养体系,强化技工教育要素保障,鼓励支持和指导规范民办技工院校。指导各设区市制定技工教育三年规划,合理配置民办技工院校 。近年来,新批准设立了4所民办技工学校,新升格3所民办高级技工学校,摘除15所办学能力弱、发展潜力差的民办技工学校。每年批复民办技工院校新增专业30个左右,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支持南通市先行先试成立省内首个民办技工教育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多赢,发挥技能人才培养的最佳效能,促进联盟各成员单位共同发展。支持民办技工院校加入中华职教社等团体。
二、狠抓内涵建设,提升民办技工院校办学水平。狠抓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督促属地落实支持政策,25所未达标的民办技工院校都制定了三年达标计划,新批准设立的技工学校均有自主产权校园校舍,南通市对刚升格的南通经贸高级技工学校,新出让300亩用地支持学校发展,常州市新出让220亩用地,支持2所民办技工学校发展。举办民办技工院校校长专题培训班,组织对民办技工院校教务处长、学工处长、安管处长等进行培训,创新开设技工院校技能大讲堂,帮助民办技工学校领导班子提升管理水平,交流工作经验,促进学校发展。依托省级师资研修中心和各省重点技师学院,开办院系主任培训,组织新任职教师岗前培训,严格教师下企业实习制度,加强一体化教师培训,鼓励民办技工院校参加教师一体化技能比武竞赛,提升民办技工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将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南京建康高级技工学校在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1银1优胜的好成绩,展现了我省民办技工学校学生的风采。
三、规范办学秩序,引导民办技工院校树好形象。制定下发《江苏民办学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和《技工院校落实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的实施方案》,指导民办学校在属地党委的领导下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参与研究决定学校发展规划、重要改革、人事安排、师生员工切身利益、财务预决算等重大事项并监督实施。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对民办技工院校同步开展办学水平督导评估,通报民办技工院校普遍存在党的制度建设不健全,管理力量不足,升学导向明显,专业设置与生产企业贴得不紧,教师队伍不过硬的问题,工学一体化教学推进不力,办学保障条件相对薄弱等问题,以督促改帮助民办技工学校规范化办学。严格规范民办技工院校办学过程中招生管理、学籍管理、教学管理、资助管理、安全管理等5类行为。2024年,对办学水平评估不合格的1所技工学校责令停止招生1年,对信访问题较多、内部管理混乱的2所民办技工学校,责令限期改正,并停止招生1年,强化制度约束。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抓好民办技工院校管理工作,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奖励激励机制,更好促进民办技工院校健康发展。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统筹优化结构布局。紧扣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现代技工教育体系,推动技工教育与地区人口规模相适应、与地区主体功能相匹配、与地区产业园区相对接,加快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独具特色、全国一流的高水平技工院校,持续统筹公办、民办技工院校的均衡发展,探索建设高级技师学院,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提升全省技工教育水平。二是加快提升办学水平。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需求,健全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先进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支持引导民办技工院校开设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专业,进一步提升专业与当地主导产业匹配度。积极推广民办技工院校联盟好的经验做法,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民办技工院校与重点产业企业合作共建,提高技工教育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严格规范办学行为。认真落实技工院校招生资质定期公布制度,组织开展技工院校招生资质核查,严格规范招生管理,查处违规招生行为。稳定扩大技工院校招生规模。强化学籍和资助监管,确保资助资金安全。严格技工院校安全管理,紧盯建筑、消防、食品、交通、危化品、治安管理等重点安全领域,强化校园法治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建立以社保卡为载体的校园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组织开展技工院校督导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技工院校招生、升级升格、申报项目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四是营造良好就业环境。深入落实《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推进技工院校毕业生在公务员招录、参军入伍、企事业单位招聘、工资起点标准、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等方面享受相应学历待遇,促进公平就业。增强毕业生劳动维权意识,督促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指导企业建立健全以技能价值激励为导向的工资分配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持续营造崇尚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五是落实相关支持政策。会同财政、教育等部门认真研究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推动属地政府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生均经费等相关经费标准和支持政策,对非营利性民办职业学校给予适当补助。积极争取技工院校经费支持,落实税收优惠和使用政策,争取就业补助资金、职业技能提升专账资金、人才工作经费对民办技工教育的支持。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心关注我省技工教育工作,为我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4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