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索  引  号
550232674/2024-00701
分       类
人大建议结果
发布机构
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发布日期
2024-07-16
名       称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4132号建议的答复
文       号
苏人社复〔2024〕193号
关  键  词
 
内容摘要
 
时       效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413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07-16 来源:就业促进处(失业保险处) 字体:[        ] 字体:[        ] 点击量:
点击查看原文件:

方忠、王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江苏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人社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高质量就业目标,强化政策支撑、数字赋能、兜底帮扶,全力以赴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是加力政策引领。推动省人大十三届五次会议公布实施《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十四五”高质量就业促进规划》《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等文件,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紧密结合省情实际,顶格落实国家政策,细化实化省内工作举措,围绕鼓励企业吸纳、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就业见习、职业培训、就业援助等,积极构建一套涵盖校内外、贯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全过程,针对性强、含金量高、具有江苏特色的政策“组合拳”,以好用管用的政策举措,让广大毕业生放心快就业、安心好就业、舒心就好业。

二是加力渠道拓展。着力在稳岗位、拓渠道、强引导上下功夫,提供更充分就业机会。稳政策性岗位,深挖机关事业单位空岗资源,督促指导国有企业用好增人增资政策,推动科研单位、科技项目扩充科研助理岗位,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2023年,推动教育、科技、国资、民政等部门共同筹措开发政策性岗位近15万个,为稳定毕业生就业局势提供了有力支撑。拓市场化渠道,完善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就业补贴、社保补贴等政策,帮助企业稳岗拓岗。2023年,全省累计发放稳岗返还43.65亿元、惠及88.46万户企业,发放小微企业社保补贴1.62亿元、惠及企业2.59万人,一次性扩岗补助3.3亿元、惠及企业6.76万户。强化基层就业引导,统筹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更多开发社区服务、医疗卫生、基层治理等基层岗位,引导更多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三是加力服务供给。推动“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和教育厅“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贯通融合,推广应用人社“苏心聘”手机APP,引入直播招聘、短视频招聘等新模式,2023年,全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依托“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开展高校毕业生招聘会6247场,筹集发布高质量岗位(月薪6000元以上,缴纳五险一金)74.04万个;举办2023年“民营企业服务月”、“百城万企”等系列招聘活动,为4.5万家次用人单位发布岗位66.4万个次;落实落细“新开发10万个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民生实事,全省新开发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19.81万个,发放就业见习补贴2.04亿元,惠及见习人员4.5万人;发放一次性奖励补助207万元,惠及见习单位210家。

您的建议具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价值。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具有普惠性,省内地域差别不大,我省就业政策吸引力总体优于周边省份。您在议案中提及的苏南苏北工资待遇、人才政策等,都属于地方事权。从目前国家现行收入分配政策来看,其总体原则一个地区事业单位人员的收入水平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才资源、基础设施等多种历史和现实因素,苏北与苏南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有差距,带来薪资待遇,以及毕业生留苏各项人才补贴政策的均衡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工作职能,会同省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在薪酬待遇方面,近年来,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基本工资对教师普遍增加10%,同时为了体现对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的政策倾斜,从2018年7月1日起,单独制定了新的义务教育教师基本工资标准,在原来的基础上增长了2%。我们将继续落实教师发放教龄津贴、特级教师津贴和特殊教育津贴等多项政策,对农村学校特别是条件艰苦的学校给予适当倾斜,允许增设农村学校教师补贴,提高在乡镇工作教师的乡镇工作补贴水平,平均水平在每月200~1040元之间。

二是在人才引进方面,聚焦苏北发展的实际需求,积极搭建人才交流平台,通过组织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开展技术对接、科技推广、项目合作、远程指导、结对帮扶、人才培训等形式,对苏北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技术指导,为苏北加快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加力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落实苏北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以及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定向设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三定向”政策,吸引更多毕业生前往苏北地区发展。

三是在就业指导方面,广泛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需求,调整、遴选“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宣讲团”成员,为其提供职业能力测评、生涯规划、求职技巧、职场导航、就业训练营等就业指导活动,引导其根据自身兴趣、能力和市场需求规划就业方向。邀请行业专家、企业家等走进课堂、走进校园,开设职业教育讲座、就业政策宣讲、职业技能训练营和技能实习体验等活动,紧密结合毕业生专业类型、就业方向和社会职业发展需要,通过分享职业经历和成功经验,帮助其深入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进一步增强对职业精神、劳动精神、个人理想信念等内容的讲解和引导,激发毕业生学习热情和职业追求,引导其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建设大局。

四是在政策宣传方面,借助“江苏省人才服务云平台”开设高校毕业生人才专窗,集成发布人才政策、就业招聘、人才活动信息,加大对苏北地区人才政策的宣传和推介力度,提高人才对政策的认知度和满意度。深入挖掘高校毕业生到苏北城乡基层、到中小微企业就业、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榜样选树、事迹宣传等多种形式,引导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到苏北、到基层就业创业。

感谢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4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