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索  引  号
550232674/2024-00718
分       类
政协提案结果
发布机构
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发布日期
2024-07-17
名       称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561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苏人社复〔2024〕232号
关  键  词
 
内容摘要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56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07-17 来源:就业促进处(失业保险处) 字体:[        ] 字体:[        ] 点击量:
点击查看原文件:

丁玉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省青年群体高质量就业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直接关系青年成长成才,关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是关乎发展稳定和民生福祉的大事要事。近年来,我们一直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聚焦扩渠道、筹岗位、优服务,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2%以上。一是大力挖潜公共部门岗位。2023年,会同教育、国资、科技、民政等部门开发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科研助理、社区工作者等公共部门14.47万个,完成年度计划的128.5%。招录2023届毕业生9.03万人,其中,省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科研助理分别招录0.19万人、3.69万人、2.36万人和1.4万人,社区工作者、三支一扶、西部计划、乡村振兴计划等基层岗位招录0.43万人,征集入伍0.96万人。二是更大力度筹集社会化岗位。2023年,全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依托“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开展高校毕业生招聘会6247场,筹集发布高质量岗位74.04万个。举办2023年“民营企业服务月”、“百日千万专项招聘行动”江苏分会场、“百城万企”等系列招聘活动,为4.5万家次用人单位发布岗位66.4万个次。三是高标准开展青年就业见习工作。落实落细“新开发10万个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民生实事,组织实施“就业见习质量提升年”行动,累计设立见习单位10054家,2023年度新增就业见习单位2558家,新评选100家省级就业见习示范基地,新开发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19.81万个,组织见习8.52万人,发放见习补贴1.6亿元,实现就业3.2万人。四是扎实开展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帮扶。将12.49万名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全部导入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系统,将实名信息回流至户籍地、常住地、求职地就业公共服务机构,并根据个人就业意愿,提供精准有效的就业帮扶。五是招才引才扩面提质。赴北京举办“江苏人才周”活动,开展“四对接”专项引才,组织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795家知名企事业单位,优选3.8万个岗位,举办专场引才招聘会61场,收到简历3.65万份。开辟东北、华中、华北、西南、西北等十余条线路开展校园招聘,组织用人单位1517家,提供岗位3.1万个,收到简历6.48万份。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破解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中的难点、堵点,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实施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高质量就业创业行动,切实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

一、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一是精准拓展市场化岗位,用好稳岗、拓岗各项政策,及时兑现稳岗返还、社保降费、税收优惠、就业补贴、“苏岗贷”等系统性惠企政策,全力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稳岗扩岗。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就业创业“扬帆计划”和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拓展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就业领域,不断挖掘就业新增长点。组织高校持续开展“访企拓岗”“万企进校园”等专项活动,支持院校积极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专场招聘活动,努力挖掘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岗位。二是加快落实公共部门岗位,持续深挖岗位资源,拓展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科研助理等岗位,加力实施基层服务项目,更多开发社区服务、医疗卫生、基层治理等基层岗位,鼓励毕业生参与“三支一扶”“西部计划”“乡村振兴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引导更多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畅通入伍绿色通道,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加快政策性岗位招录进度,确保岗位招录工作于8月底前完成。三是大力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支持高校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合作,开发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培训和实训项目,提高毕业生的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环境,出台江苏省公共创业服务指引,办好“创响江苏”创业创新大赛等赛事活动,弘扬创业精神。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入乡创业,积极落实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政策,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税费减免、场地安排等“一条龙”政策支持。

二、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服务。一是加大职业培训力度,重点开展高校毕业生在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数字产业等领域的技能培训,为毕业生就业创业赋能。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岗前培训,对符合条件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支持;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和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的专业化作用,全面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组织新招毕业生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增加急需紧缺工种、新职业培训,加快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二是加大就业见习力度,围绕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升级“就业见习质量提升年行动”计划,扎实做好组织5万名青年参加就业见习民生实事。提升就业见习岗位质量,面向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开发更多适合毕业生的管理、技术、科研类见习岗位,特别是针对未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根据专业、求职意向等精准推送见习岗位和政策,确保有意愿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及时参加就业见习。三是加大招聘服务力度,大力推广应用“就在江苏”“24365”等就业服务平台,加大岗位线上筹集发布力度,利用大数据为毕业生精准匹配岗位资源。去年,人社部门与教育部门加强工作联动,共同推动“就在江苏”和“24365”两个平台实现了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密切部门合作,拓展与工会等平台的数据贯通、信息共享,丰富岗位资源。继续组织赴重点地区开展“四对接”活动,精心组织开展大中城市联合招聘、“职引未来”系列招聘等活动,组织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及其入驻机构开展校园招聘和行业性、区域性专场招聘。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做好职业能力测评、生涯规划等全周期就业指导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合理设定就业目标、提高求职成功率。加快推进300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积极向高校延伸,定向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四是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全面摸清底数,重点关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残疾和较长时间未就业等困难毕业生,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制,建立个性化就业援助档案,结合他们的个性特点和求职期望,做到优先推荐岗位、优先指导服务、优先实习实践。对离校未就业的困难毕业生,普遍提供1次职业指导、3个岗位推荐、1次培训机会、1次见习机会“1311”全方位服务。

三、更大力度保障合法权益。一是畅通维权渠道,加强政策宣讲和督促检查,指导企业规范用工、依法签订合同。畅通12333电话、网络、窗口等维权渠道,打造江苏劳动保障监察24小时联动维权服务品牌,坚决维护高校毕业生合法就业权益。二是规范市场秩序,持续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纠正性别、学历等不合理限制,坚决打击虚假招聘、“黑中介”等违法活动,严厉惩戒恶意解约等失信行为,督促指导企业严格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建立政企提前沟通机制,坚决防止集中解约等事件发生。三是强化防范意识,加大就业普法宣传力度,通过短信推送、宣传海报、影像动画等多种方式,及时提示求职陷阱,动态发布警示案例,增强毕业生防范意识。

衷心关心您对青年群体就业工作的关心支持。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