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人社局为深入贯彻落实淮安市政府《关于开展“技能兴淮”行动助力富民增收赋能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聚焦企业与城乡劳动者需求,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培训主阵地主力军作用,利用暑期开展了一系列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涵盖高端技能提升、企业定制服务、县域产业需求等多个领域,新增培育高技能人才800余人次。
一、聚焦高端需求,培育技能人才骨干
将高技能人才作为暑期培训的重点,开展技师、高级技师层次培训,提升技能人才队伍的“高精尖”水平。
精准对接产业:围绕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重点产业,支持淮安技师学院开展中式烹调、汽车维修高级技师等培训项目。汽车维修班51人参训,培养高级工27人、高级技师24人;电工班55人参训,培养技师、高级技师18人,不断为淮安市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产业输送“技术骨干”。
推进校企协同:在淮安技师学院开展淮安市首个高级技师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精准对接公交车辆维修需求,58名学员采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现“学习即实践、培训即上岗”。
针对企业生产痛点与县域发展需求,量身定制培训服务方案,推动技能培训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
二、紧扣本地产业,精准提供技能服务
企业定制培训:淮安技师学院为江苏鑫源烟草薄片有限公司25名生产维修工开展设备维护专项培训,帮助企业攻克设备维护技术难点;面向重点行业开展4期安全生产专项培训,为企业安全生产筑牢“防护屏障”;盱眙技师学院为天生服装等企业定向培养符合企业岗位标准的技能人才。
服务紧贴需求:洪泽技工学校开展为期1个月的机械制造业工种“扫盲式”技能培训,为企业职工量身定制理论与实操紧密结合的机械专项培训。淮安技师学院重心下沉,在金湖县开设叉车操作、电子商务、焊工等技能提升班,142名学员通过培训顺利取得技能证书。
三、不断丰富场景,创新机制模式
积极探索技能培训新路径、新方法,通过“线上+线下”“赛事+培训”双轨并行模式,扩大技能资源覆盖面,提升人才培养实效。
线上平台建设:推进人社“工匠课堂”项目建设,利用技工院校师资力量,邀请高技能人才参与技能教学视频录制,打造专业化、普惠性的线上技能传承平台,实现优质技能资源共享,实现“随时学、随地学、便捷学”。
技能赛事引领:在淮安技师学院举办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江苏选拔赛“光电信息技术”赛项、淮安市国防教育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淮安市技工院校教师能力大赛,充分发挥了“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的联动作用。
下一步,当地人社部门将持续优化培训体系,发挥技工院校专业优势,推出更多贴合实际的培训项目,为“技能兴淮”行动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服务保障,助力更多劳动者通过技能提升实现职业价值、成就美好生活。